
有一天,上國小的女兒問我能不能做焦糖餅吃。剛打掃完家裡的衛生,不想弄得亂七八糟,但又覺得孩子只能在家裡網路上課很可憐,就答應了。
可能是看到妹妹玩得很起勁兒,剛開始說不做的中學生兒子後來也積極加入了。兩個處於青春敏感期的孩子像玩過家家一樣一起製作焦糖餅,看起來很溫馨。看到那場景後我進了房間,過了一會兒,聽到了兒子發脾氣的聲音和跑到衛生間沖洗的聲音。
當我走到客廳時,兒子在沙發上冰敷,女兒以傷心的表情收拾著被糖粉和各種工具弄得亂七八糟的現場。我問兒子發生了什麼事,兒子說燙著了。心想又不是什麼大事,看著兒子似乎想把善後工作都推給妹妹,瞬間對兒子生氣了。於是訓了他一頓,兒子流著眼淚去幫助妹妹收拾。
後來仔細看了看兒子的手腳,嚇了一跳。腳上起了大泡,手上也有好幾個小泡。沒有好好觀察情況就忙著訓斥兒子,這讓我感到很羞愧。因為太對不起兒子,心情很沉重。
幾天後,我和孩子們一起獻完幸福的家庭禮拜後,準備了「對不起,謝謝你」的環節。我先對過去的事情道了歉。
「兒子,幾天前你燙到手腳,很疼不是嘛……那時我沒仔細察看就對你發脾氣,對不起。」
哽咽著跟兒子表達了歉意,同時對上帝的感謝之情油然而生。
「手腳很痛還挨了一頓訓,該有多麼傷心,但還是先承認錯誤,先親近媽媽,真是感謝上帝賜給我這麼善良的兒子。」
接著又跟女兒告白了。
「雖然我經常以累為藉口,沒好好傾聽小女兒的話,女兒還是努力幫助媽媽,感謝上帝賜予這麼乖的女兒。」
聽了我的話,兩個孩子一臉真摯。女兒接過接力棒說:「該做的事,光嘴上說做,卻總是推遲,真對不起。感謝媽媽無論如何還是會疼愛我。我總對哥哥發脾氣,很抱歉。感謝哥哥還是會開心地陪我玩耍。」
最後輪到兒子了。一到感謝環節,兒子總是搖著手拒絕,我以為這次也會這麼跳過去。但是兒子竟然靜靜地開口了。
「最近因為青春期,總是發脾氣,不聽媽媽的話,對不起。首先感謝有先對我說對不起的媽媽。經常對妹妹發火,讓她做這做那,對不起。感謝妹妹無論怎樣還是會照顧我。」
這樣真情告白之後,彼此之間更加親密和睦了。感謝上帝賜予我先道歉的勇氣,賜予機會撫慰子女受傷的心靈。那天之後,孩子們開始翹首等待幸福的家庭禮拜和「對不起,謝謝你」環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