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感謝!」

懂得感謝的人很幸福。所以,感謝是幸福家庭的必備品德。

19,007點擊數

1990年,由於與種族歧視鬥爭,被判終身監禁,服刑長達27年的納爾遜・曼德拉獲釋。人們預想,70歲的他會以非常衰老的樣子出來。但是,他以非常健康、朝氣蓬勃的樣子面世,讓人們大為驚訝。記者問其秘訣時,納爾遜曼德拉是這樣回答的:

「我在監獄中,總是向上帝獻上了感謝。看著天感謝,看著地也感謝,喝水時感謝,吃飯時也感謝,甚至做強制勞動的時候也獻上了感謝。因為時常感謝,所以能這樣保持健康。」

一位女大學生,由於意外的交通事故,全身受到3度燒傷。漂亮又生氣勃勃的樣子無影無蹤,當發現自己的全身被繃帶包紮,連手也無法動彈的時候,她絕望透頂,甚至想放棄生活下去的意志。即使做了30多次的手術和康復治療,但是燒傷的容顔依然無法復原。但是現在,她非常幸福。這是「智善,我愛你」的作者——李智善的故事。

除了大拇指以外,8個手指的骨頭也完全被燒壞的她,做完截肢手術後,每天尋找值得感謝的事。感謝因為左手稍微更長一點,所以能用筷子;感謝能夠憑自己的力量用勺子;感謝能系患者服的扣子;感謝能上下臺階……像這樣,以感謝重新找回生活理由的她說:「感謝是創造奇蹟的習慣」。

他們證明了,當跌落到人生低谷時,「感謝」就像引向光明的繩子。即使不是戲劇性的情況,一般來說多感謝的人不會與周圍人不和或感到不幸。充滿感謝的家庭,也不會有溝通上的問題。

如果是相信上帝的家庭,要更加充滿感謝。因為這是上帝所願的旨意。

練習「感謝」的好習慣

①只有在有感謝之事時感謝?

這意味著孩子不在街上彷徨而是安全地呆在家裡;若有要繳納的稅款,這意味著有工作;宴會結束後有很多要收拾的東西,這意味著與親人們度過了快樂的時間,(中略)清晨被吵鬧的鬧鐘聲吵醒了,這意味著我還活著。」

就像此文中「感謝」的主題成為了網友們的一大話題一樣,並不是只有在一大堆好事發生時才能說出感謝。雖然有很多人覺得「有感謝的事才能感謝」。但感謝並不在於擁有多少或發生了多麼特別的事,而在於我們的心態。

②肯定的想法是發現感謝的眼。

總是悲觀、不滿、擁有負面思想的人即使面臨感謝的事也不知感謝。在漆黑的花壇裡開手電筒就能看到花兒和樹木一樣,只有以肯定的想法照亮世界時才能使周圍光明,從而能陸續發現之前沒有看到過的感謝之事。

若擁有感謝之心就能在小事上感謝,以感謝的心生活就會變得幸福。可以說,肯定、感謝和幸福是一脈相通的。看到同樣的玫瑰,有的人吐露不平,問為什麼玫瑰會有刺,但有的人會因在這種荊棘裡能長出玫瑰而感謝,那麼這兩個人當中誰會更幸福呢?早晨起來上班時有的人想著「今天又得去無聊的公司上班」,而有的人因有能工作的公司而感謝,其中哪個人的腳步會更輕鬆、更快樂呢?答案不言而喻。

③這世上沒有理所當然的。

在之前提到過的李智善領悟到一根眉毛、一隻耳朵和一個指甲也都含有意義而感到感謝。環顧周圍就能發現有很多值得感謝的事。但因我們無心對待那些,或覺得那是當然的,所以會失去感謝的機會。

若把別人的親切和好意當作理所當然的,就不會產生感謝的心,對待家人時也是如此。把丈夫去職場掙錢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感謝的妻子,認為妻子在家裡做家務活是應當的而不知感謝的丈夫,把供吃供穿、為自己付學費作為父母當盡的義務而不感謝的子女,在這樣的家庭裡找不到幸福也許是理所當然的。

④感謝也有層次。

雖然感謝本身是美麗的,但也有著水準的差異。第1層次的感謝是「若我所願的事成就的話我會感謝」的有「附加條件(if)的感謝」。第2層次的感謝是「因為…… (because)感謝」,只有在心願實現時才獻上的感謝。最後水準最高的第3層次的感謝是「雖然……也(in spite of)感謝」。即使有多麼辛苦和艱難的事,也不分理由和條件獻上感謝。以感謝戰勝逆境重新站起來的人們大部分都是屬於這一類。對於一直等待狀況好轉的人,感謝的機會是永遠不會到來的。雖然在痛苦和艱難的狀況中獻感謝並不是容易的事,但所得到的益處也會非常大。

感謝,不是名詞而是動詞

「鐘,若沒有人敲擊,並不是鐘。歌,若沒有人唱響,並不是歌。愛,若不表達,並不是愛。祝福,若不感謝,並不是祝福。藉著感謝才能成為祝福。」

這篇文章中蘊涵了凡事伴隨行為時,其存在更加閃耀的含義。我們有時只為心存感謝之心而滿足,但感謝在表達時才更加有意義。與其讓感謝之心在一處駐足,不如彼此來往積累更多的感情和信賴。

對別人偶爾施予的小小好意,我們常常會說感謝的話,但在家族之間真正該表達感謝時卻會認為「那個非要用言語來表達嗎」而錯失很多表達感謝的機會。因為覺得所謂的家族是「無論我如何做,他的位置也不會改變」的存在。若是感到感謝,就應該把這感謝之心以言語或文字來傳達給家族。領悟和表達感謝,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更多的東西。首先不僅會讓對方開心,自己也會心情愉快。並且,受到感謝的人會更加努力地做讓對方感謝之事,所以感謝的事越來越多。因此,感謝的最大受益者就是表達感謝之人自己。

聖經中的大衛因時常感謝而得到了上帝的「合我心意的人」的最佳稱讚和諸多祝福。美國的著名主持人歐普拉・溫芙蕾也說自己的成功秘訣就在感謝日記上。每天回顧當天發生的事情,把感謝的事記在筆記中。内容並不需要多麼宏偉,例如,看到了藍天,吃了好吃的食物,忍了憤怒等都是極小又瑣碎的事情。感謝日記可以自己寫,也可以全家人共同書寫同一本筆記,這樣能看到彼此的内心,成為一種溝通的空間。

甘地說「感謝的份量就是幸福的份量」。感謝和幸福是成正比的,一點一滴地累積感謝時幸福也逐漸累積。

感謝所擁有的驚奇的力量

若感謝,得到的多,失去的也多。那就是精神壓力、抑鬱症、倦怠、孤獨、憤怒、慾望、憂慮、擔憂等對身體有負面影響的因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羅伯特·艾蒙教授通過10年期間的研究證明了「憑藉感謝可以度過健康又幸福的人生」的事實。每天寫五項感謝之事的小組比其他小組的人們更健康,並且思維方式也更加積極,還能降低抑鬱症和精神壓力。

能奪取生命的抑鬱症的自然治療法就是感謝,因此說感謝具有救活人類生命的威力也不為過。並且,時常感謝的人會養成即便生氣也能輕易克制的能力,這是因為感謝不能與負面情緒共存的緣故。

拿自己跟別人相比較就會產生慾望,漸漸失去朝氣;未能滿足期望時則會引起憤怒,也伴隨著憂慮和擔憂。但若是對現實滿足並過感謝的人生,就會從引發慾望的各種壞情緒中得到自由。

《塔木德》中記錄了「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就是會學習的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感謝著生活的人」的話。西方諺語中也說到「幸福總是從感謝之門進來,從埋怨之門出去」。若想幸福首先要感謝。向最珍惜的人、家人毫不吝惜地表達感謝吧。感謝不會過猶不及,即便充滿洋溢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