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約時代,基督的福音傳向了外邦人(徒10章11節),請問在舊約時代是否也傳給外邦人了呢?

18,435點擊數

在摩西時代,遵守逾越節的標準是「外邦人都不可吃這羊羔。但各人用銀子買的奴僕,既受了割禮就可以吃」(出12章43-45節)。從這一內容來看,即便是外邦人,只要受割禮,就能夠遵守逾越節。並且,經上說「若有外人寄居在你們中間,願向耶和華守逾越節,他所有的男子務要受割禮,然後才容他前來遵守,他也就像本地人一樣」(出12章48節)。因此,在那個時代,即便是外邦人,只要相信上帝並受割禮,都有資格成為上帝的百姓。

以賽亞書中也有記錄說:即便是外邦人,只要愛上帝並遵守安息日,而且持守上帝的約言,上帝也將他引向聖山。這一點足以說明外邦人也能信奉上帝,不是嗎?

西元前6世紀左右,猶太人因成為巴比倫的俘虜,無法去往耶路撒冷,只能在各地組織會堂聚會。大約在那期間,猶太人向外邦人傳播了福音。

初代教會當時,上耶路撒冷守禮拜的埃提阿伯女王手下的太監,還有通過彼得迎接新約福音的百夫長哥尼流,他們雖是外邦人,但都是信奉上帝的猶太教人。另外,在五旬節那天彼得受聖靈感動傳講了上帝的道,當時從天下各國前來聆聽的眾人之中也有很多外邦人。

如今也有一些猶太教人,雖不是猶太人,也在信奉猶太教。只不過他們僅占少數。

到了新約時代,傳向外邦國家的福音規模甚大,根本無法與舊約時代相比。因為救援的福音從肉身的猶太人轉向了靈的猶太人。

為了學習這樣的新約福音,眾多外邦人將走到上帝面前,對此諸多先知在舊約聖經中已經記錄。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 賽2章2節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 彌4章1-2節

上帝不僅預備了能夠向外邦人傳播福音的土壤,而且對於讓外邦人跌倒的飲食問題,也改立了新的法度。在舊約時代,為了區分猶太人和外邦人,上帝吩咐猶太人不吃不潔淨之物(利11章1-11節),但到了新約時代,除了祭偶像的物、勒死的牲畜和血,沒有被禁戒的食物(徒15章28-29節)。

初代教會當時,為了向外邦人傳播福音,上帝特別揀選使徒保羅作傳道外邦人的使徒。當保羅去安提阿地區傳福音的時候,居住在安提阿的猶太人卻加以毀謗和拒絕,反倒有外邦人領受福音並為之喜悅。看到這樣的場景,保羅見證說:「上帝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因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徒13章46-47節)。

因猶太人的毀謗,轉了幾個地區後重新回到安提阿的保羅一行,聚集了會眾,就述說上帝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及上帝怎樣為外邦人開了通道的門,以此勸勉聖徒們(徒14章27節)。

而關於新約福音傳向外邦人的歷史,新約聖經作了大篇幅的記錄,想必不需講解說明了。

總而言之,在舊約時代,上帝也賜予了外邦人可以信奉上帝的資格,但其人數微乎其微,與新約時代相比,可以說是封閉的狀態。到了新約時代,面向外邦人的福音之門全然開啟,從此,福音迅速傳開,直到了地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