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安商洪在這地上時,賜予了很多有關僕人精神和主人精神的教導。主人會時常帶著責任心去做自己所負責的事。但是僕人不看事情的結果,只關心時間的經過。因認為事情的結果與自己無關,所以只是一直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觀望,徘徊著伺機行事。
那麼,至今為止我們是否帶著責任感盡全力擔當了福音的使命,必須要反省一下了。擁有福音責任感的人是擁有主人精神的人,沒有福音責任感的人是只有僕人精神的人。
福音是我們父親母親的事,因而是我們靈的家族的事,亦是我們的事,是我本人的事。為了將福音傳遍70億全人類,錫安的所有聖徒們應當帶著對福音的責任感,合心合意去做。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獨立運動家島山安昌浩先生留下了這樣的話:「有責任感的人是主人,沒有責任感的人是客人。」對民族社會有責任感的人是主人,所以能為了獨立犧牲自己的一切。但是在非主人的過客的立場上,會認為與自己無關而放任不管。
人若是自己家裡發生了緊急的事,會立即跑過去努力解決那件事,因為是主人。但是客人只是想著「那家裡可能有什麼事吧」而觀望,並不出面做出直接性的行動。島山反問如今我們的社會有多少主人,他還強調為了拯救民主社會,都要作擁有責任感的主人。
福音裡也是一樣,有責任感的人是主人。我們是被上帝驗中、領受傳福音囑託的人(帖前2章4節)。作為擔當上帝事工的人,都應當以主人的心帶著責任感帶頭傳播福音。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浸)。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28章18-20節
耶穌所說的「你們」是領受基督新約的教訓、必得救的聖徒們。當然這適用於當時聽到此話語的門徒們,但更直接地指向在以父、子、聖靈的名施浸禮的聖靈時代迎接真理的我們。
我們有向必得救的聖徒們傳福音的責任、使萬民作上帝的門徒的責任、以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的責任、將上帝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遵守的責任。這樣的我們若推卸自己的責任,抱著「不是我,也會有他人去做的」想法旁觀怎麼可以呢?
如果感受不到對福音的責任感,就有必要考慮我是否還是帶著客人的精神。在主人立場上的人如果福音發展緩慢就會感覺焦心。相反,客人因為沒有責任感,福音沒有發展也不焦急,福音紅火也不怎麼高興。
我們不是客人,都是主人。上帝的教會不是靠幾個人運營的地方,而是要一起琢磨怎麼能更好地秉承天上父親母親的旨意,為此集思廣益,在同一位聖靈裡彼此聯合。福音的職務不只是牧會者或職分·職責者這樣領先的同工們做的事,而是所有上帝的子女都當做的事。都帶著這種責任感傳福音時,上帝會成就我們想像不到的驚人事工。
耶穌說要將他所吩咐的一切都教訓人們遵守。我們要向萬民傳播的耶穌的教訓就是天國福音。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 太4章23-24節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 太24章13-14節
耶穌所傳播的,為了讓門徒們遵行而親自作榜樣的一切都是天國福音。如今眾多教會都主張自己也在傳播福音,但實際上他們拋棄了上帝的誡命,正在遵守「人的誡命」(可7章6-9節)。
星期日禮拜或聖誕節,耶穌有教導過嗎?取代新約真理,人的誡命鋪天蓋地,這不是上帝的旨意。耶穌曾指示說「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教訓他們遵守。
從遵守的層面上看,福音可以說就是法。人們遵守就能得活的生命的法度——新約,耶穌初臨時在馬可的閣樓上立下,但沒過多久就在撒但的毀謗之下被廢除了。就像比喻中所說的,耶穌撒下了麥子,但仇敵來撒下了稗子,成為稗子茂盛的世界之後,誰都無法分辨真與假(參考太13章24-43節)。
所以上帝在末後的聖靈時代親自穿著肉身,作為聖靈和新婦來到這地上,判別真與假,恢復了殘缺破損的真理。聖經中提及的天國福音是由以父、子、聖靈的名施浸的教會傳播的。並且在以父、子、聖靈的名施浸的地方有聖靈和新婦,即父親上帝和母親上帝同在。正在成就此話語的教會只有上帝的教會。
歸根結底,我們有應當傳播福音的責任和義務。看使徒約翰的啟示可知,人類只有走向聖靈父親上帝和新婦母親上帝所在之地,才能領受生命水。我們要將聖經中蘊含的這樣的旨意傳到撒馬利亞和地極,教導和傳告。
希望子女們擁有受到他人尊敬和認可的好職業,這是天下父母的心願。天上父親母親也是希望子女們做最有價值的事,所以才讓我們成為新約的同工。
這福音……也是傳與普天下萬人聽的。我-保羅也作了這福音的執事。 西1章23節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 林後3章6節
記錄歌羅西書和哥林多後書的使徒保羅在給歌羅西地區的聖徒們寫信時,稱自己是「福音的執事」,在給哥林多聖徒們寫信時說是「新約的執事」。察看聖經記錄的行跡可知,保羅遵守安息日、傳播逾越節,見證了上帝的話語。他將遵守上帝的話語並傳播的事稱作「新約的事」,也稱作「福音的事」。也就是說要向全人類傳播的天國福音就是新約。
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 來9章15節
我們將承受的永遠的產業是天國,上帝通過新約賜予了天國的應許。因此,為了引導人們進入永遠的天國,我們要傳告的就是新約。
聖經曉諭我們要將新約逾越節、新約安息日和所有上帝的法度,更進一步還要將新約的實體——母親上帝相關的真理傳向撒馬利亞和地極。上帝希望被傳播的不是「別的福音」(加1章6-9節),而是耶穌來到這地上所傳播的新約福音。
上帝提供了能成為新約的同工並向靈上飢渴的眾人傳講福音的機會。讓我們以主人的心,帶著對福音的責任感,為了使福音恩典地傳向撒馬利亞和地極而盡最大努力吧。
看耶利哥城傾塌時的狀況可知,以色列軍兵和百姓們都同心合意地參與了上帝所吩咐的事。讓呼喊時都一起呼喊了,哪怕是小的聲音也不分男女老少全部聚集聯合了,也就是說都擁有責任感。沒有一個人 心想著「不差我一個」 ,不管它傾塌不傾塌而不呼喊。
上帝教導我們「要走向撒馬利亞和地極,將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教導和讓他們遵守都是我們的責任。都帶著要竭盡全力擔當使命實現靈魂救恩的覺悟實踐預言,成為「預言的主人」吧。
我們有責任向誤解上帝和錫安的人們解除誤會、告知真相。因為全世界的錫安家人們都帶著這樣的責任感興起並散發真理之光,到去年為止已經建立了7000多個錫安。聖經的所有預言現在這瞬間也在上帝的旨意中驚人地成就著。
既然預言都在成就,不作主人,只是作為客人觀望是不可以的。不要只觀望,要成為成就福音事工的主人公。看電影或電視劇的話,沒有只靜靜待著而不行動的主人公。天上的天使們垂看這地球時,若是看到預言的主人公們不屢行所領受的使命,只靜待著的模樣會多麼失望呢?主人公要充滿活力地行動。不要讓一天天無意義地流逝,作為福音的主人應當帶著要擔當福音主力成員的責任感奮力奔跑。
作為新約福音的同工、擁有重大責任的使徒保羅對於我們要傳新約福音的理由說明如下。
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林前9章14-16節
「不得已的」用另一個詞表達就是「責任」。與使徒保羅一樣,傳福音是我的責任,是託付給我的事,具有這種信心精神的人是主人。
我們與保羅在同樣的立場上。保羅是傳播天國福音的新約的同工,我們也是當傳播天國福音的新約的同工。那麼,就像使徒保羅說這是不得已要做的事一樣,傳福音的事對我們來說也應當成為必須要履行的責任。
上帝明確地提醒了當傳播話語的我們的責任,同時也應許了會賜予盡職盡責的人永恆的賞賜和祝福。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做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提後4章1-8節
一生傳播上帝的話語後迎來人生盡頭的使徒保羅,知道自己離世的時候到了而感到無比幸福。他說「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這是盡完責任的使徒保羅會照著永遠產業的應許領受賞賜和祝福的意思不是嗎?盡完職責之人能夠這樣以喜悅的心迎接永遠的天國。
在銀子的比喻中,賺了五千銀子的人充實地盡了自己的責任。賺了兩千銀子的人也盡了責任。但是領一千銀子的人將領的銀子埋藏起來,當作與自己無關。主人回家後命令「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只有主人和主人兒女們一起生活的家裡沒有留下客人的理由,所以趕走了(太25章14-30節)。
在路加福音銀子(路19章12-27節)的比喻中也再三提到同樣的內容,因為那是必定會實現的預言。不要毫無責任感,心懷「會有人看著辦的」想法,而是作為擔當福音事工的主人,以實現天上父親母親託付的世界福音的使命的信心和覺悟努力奔跑吧。就像所有以色列百姓向著耶利哥城呼喊一樣,希望所有錫安家族都向著全世界有力地呼喊新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