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約聖經是用當時的國際語——希臘語記錄的。表示哲學的希臘文「philosophia」(φιλοσοφια)有著「愛智慧」的含義。自古以來希臘(Greece)就是哲學發達的地區,著名的哲學家輩出,像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使徒保羅曾傳道旅行過的哥林多、以弗所、雅典等城市也都是希臘的著名城市。
在使徒行傳中有保羅傳道時遇見以彼古羅(或作「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哲學家們,同他們辯論的場面。
還有以彼古羅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什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 徒17章18節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帝國被其麾下的四位將軍瓜分,並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在亞歷山大大帝統一的大帝國中,追隨希臘普遍市民意識與文化的「希臘派」文化廣為流傳。在希臘派時代流行的兩大哲學思潮就是以彼古羅學派和斯多亞學派。
以彼古羅學派是信奉希臘哲學家以彼古羅(B.C.342-B.C.270)學說的一個哲學派別,在他死後仍持續了近600年的時間。以彼古羅學派相信所有存在都是由原子構成,諸神也是由原子構成,所以具有物質性的現象;因此,他們否認靈魂的存在,也沒有對神的絕對信心和依靠。
以彼古羅學派主張以簡樸的生活尋得心氣和平即「心神安寧」才是真正的快樂;因此,人們稱他們為享樂主義者。
斯多亞學派是芝諾(B.C.335-263)創立的學派,與以彼古羅學派一同被認定為希臘派時代的兩大哲學。這一學派一直流行到了羅馬,連皇帝尼祿的師傅塞納卡、皇帝馬可·奧勒留也都屬於這學派。
斯多亞學派認為,具有理性又有局限性的人類,應當明白自然所賦予自己的命運,並要隨著命運去生活,以此回歸根本的自然;這樣順應自然的賢者便是自然本身,與神一樣。
因為這一學派的哲學家們引導古希臘帝國或者當時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居民順應現實,因此受到了帝國統治者們的歡迎。而且,因他們過禁慾生活,所以也被稱為是禁慾主義者,給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一些修道士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使徒時代當時,不僅有以彼古羅學派和斯多亞學派,還有許多以古代希臘哲學為基礎的哲學,這些哲學家們有時也與使徒們辯論關於上帝、基督、復活等聖經真理。在給歌羅西教人們寫信時,使徒保羅強調,這類哲學思想是「世上的小學」,而且哲學本身與追隨基督無關。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西2章8節
philosophia(φιλοσοφια),即意為「愛智慧」的「哲學」是愛人類的智慧,而不是愛上帝的智慧,因此使徒保羅才會警戒。保羅在給哥林多上帝的教會聖徒們寫信時如此說道:
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上帝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猶太人是要神蹟,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 林前1章20-2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