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上帝給締結的珍貴緣分——家庭。上帝將幸福滿溢的天國的縮小版——「家庭」這一愛的共同體賜予了人類。
從靈性上看,我們是屬靈的家庭成員。我們有靈的父親母親、靈的弟兄姐妹。聖經將「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一話語宣布為最大的第一條誡命,同時教導說「要孝敬父母」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太22章37-38節,弗6章2節)。要恭敬肉身的父母,也要向靈的父母——上帝盡孝道,這是聖經的教導。
若是父母對子女有所期待,最大的期待會是什麼呢?當子女順從父母的意思時,父母最喜悅。同樣的,若說天上父親母親對我們有所期待,那也是「順從」。一邊回顧我們的信仰,一邊通過聖經察看信心與順從的關係吧。
信仰生活中的核心要素就是信心。若沒有信心就不能令上帝喜悅,也不會發生任何屬靈的變化,因此可以說信心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確實是很重要的部分。
聖經中定義說只是口頭上的信不叫信心,與行為結合才是完全的信心(雅2章14-26節)。此處,行為指的是對上帝話語的順從。信心可以通過順從來測定。肉眼看不見的信心以看得見的形態體現出來就是順從。
人類與上帝的關係破裂的根本要素就是不順從。亞當和夏娃因不順從而碰了上帝不讓吃的善惡果,因此與上帝的關係破裂,而被趕出伊甸園(創2-3章)。
創世記中記錄的亞當和夏娃的犯罪是為了更容易理解我們在天上犯罪後被逐到這地上時的狀況而顯示的模型。那麼成為罪人的我們為了恢復與上帝的關係,應該怎麼做呢?因不順從而變得疏遠的上帝與子女的關係只有藉著順從才能變得親近。
為了拯救人類來到這地上的耶穌也作了順從的榜樣。
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並蒙上帝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 來5章8-10節
耶穌的根本是上帝、是永存的父,卻以兒子的立場來到這地上,過了順從上帝的信仰生活(參考賽9章6節,腓2章5節)。啟迪我們在天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順從。
耶穌也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而得以完全。沒有順從,我們的信仰就不能得以完全。羅馬書中也在強調順從是將人類引向救恩的根源。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羅5章18-19節
前文提到的一人指的是亞當,其後的一人指的是耶穌。亞當一人的不順從讓所有人類成了罪人,耶穌基督一人的順從讓罪人成為義,從罪中解放。像這樣,直到因不順從而成為罪人的人類變化成義人為止,基督過了怎樣的生活,讓我們跟隨他的足跡一探究竟吧。
被釘十字架殞命的前一天晚上,耶穌遵守逾越節後,上橄欖山懇切地禱告。在這裡可以看到將順從深刻在我們心裡的場面。
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路22章42-46節
耶穌深知即將遭受的十字架的苦難,他心裡的痛苦大到無法用言語表達。既然說流淌下來的汗水如大血點,他的禱告該有多麼懇摯哀切呢?儘管如此,還是懇求「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為了拯救人類,以順從之心接受了所有的痛苦和羞辱,甚至是死亡。
這一切都是給我們作的榜樣,叫我們照著去做(約13章15節)。從洗足儀式的榜樣到遵守逾越節的榜樣、遵守安息日的榜樣,直到順從父親上帝一切旨意的榜樣,基督親自示範了我們當走的信仰之路。
我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 約5章30節
……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什麼,講什麼。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 約12章47-50節
耶穌為了完全遵行「那差我來的」即上帝的神聖旨意,來到了這地上,並且所講的話都是照著上帝所說的。
若察看四福音書,耶穌所行的事都是順從的連續。從誕生到殞命的那瞬間為止,凡事都遵行了上帝的旨意。沒有一句話是憑著自己講的,將上帝讓傳的教導傳給人們。連十字架的痛苦,也按著上帝的旨意親自忍受了,並且最後留下「成了」的話後結束了福音生涯。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 約19章28-30節
當然有關耶穌的舊約聖經所有的預言都成就了,但「成了」的話語中首先蘊含著成就了父所命令的一切事。像這樣,耶穌的生涯就是照著父的旨意講,照著父的旨意行,也就是順從的生涯。
如今人們每天都在接收著撲面而來的無數種資訊,有著通過常識看事物和判斷的傾向。因此,即使是上帝賜予的話語,若與自己的意念不一致,就不想聽從。甚至信上帝的人們也常常是比起上帝的話語,優先堅持自己的固執和主張。
若在我裡面活著的是我自己,絕對無法做到的就是順從。但是若我裡面只有基督活著,順從就會很容易。有永恆的盼望,就能喜悅地順從上帝的話語。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14章21節
若想完全遵守上帝的誡命,需要順從的信心。不順從,就不能遵守誡命。耶穌也說順從上帝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太7章21節
遵行天父的旨意就是順從。只有順從上帝旨意的人才能進入天國。星期日禮拜和耶誕節雖然是超過千年的歲月間遵守的節日,但只要是聖經中沒有的變質的教理就當排斥,應當遵守上帝賜予的安息日和逾越節,這才是順從話語者的道理不是嗎?
得救的聖徒們是無論羔羊往哪裡去都跟隨的人(啟14章1-5節)。而且上帝說「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林後10章6節)。想想當審判的日子區分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也可得知順從是屬於綿羊群體的人具備的信心。如同「我的羊聽我的聲音」,對上帝的話語順從與否是最終審判之日上帝區分義人和惡人最重要的基準(太25章31-46節,約10章27節)。所以,基督來到這地上存心順服,以至於死,示範了順從的生涯。
信心和順從是不可分割的關係,信心是用順從來證明的。即使是自負有信心的人,若不順從上帝的話語,就等於沒有信心。
有信心的人時常順從話語。有一次,上帝為了試探亞伯拉罕的信心,命令將獨生子以撒獻為燔祭。將百歲得來的寶貴兒子獻為燔祭,是作為父親最難做到的事。但是亞伯拉罕當即順從了。「百歲得來的兒子被奪去該如何是好呢?」「獻別的祭物不行嗎?」,沒有類似的一句反問,當即帶上以撒上了摩利亞地。走山路時,以撒問道:「父親哪,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那時亞伯拉罕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我兒,上帝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就這樣,打算上山把以撒獻為燔祭。就在那瞬間,聽到了上帝的聲音,「亞伯拉罕,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亞伯拉罕以順從戰勝了最艱難的試驗,以此從上帝那裡得了大祝福(創22章1-18節)。
挪亞的信心也實在是了不起。上帝命令他做那個時代無法想像的事時,挪亞也完全照著所賜予的話語造了方舟。秉承上帝的命令,以順從持守信心,使自己和全家得救了(創6-7章,來11章7節)。
約書亞當時,以色列百姓遵照上帝的話,只是第七日繞耶利哥城7次並呼喊時,發生了什麼事呢?以人的想法會覺得「繞著城周圍轉和呼喊,城果然會傾塌嗎?」,但順從時發生了驚人之事。因為我們生活在3次元世界,所以無法理解上帝在高次元世界是如何運營世界的。所以無論上帝賜予怎樣的話語,都要順從。即便當場無法理解那旨意,日後也會領悟的(書6章,約13章7節)。
基甸的300名勇士攻打13萬5千米甸大軍時,上帝也動員了人想像不到的方法。最初以色列軍隊是3萬2千名。按照上帝的命令打發懼怕之人回去,結果2萬2千名回了家。即使用剩餘的1萬名打仗,從數字上來看也處於劣勢,但上帝說這些人還是過多,在水旁試驗士兵們,結果只選拔了300名。
基甸順從話語,與300名士兵一起趁著黑夜侵入敵營。在所有人熟睡之時,打破瓶子,高舉著角吹角,受驚的米甸士兵以為眼前的人都是敵人,開始互相攻擊。這樣,米甸軍隊幾乎全軍覆沒,以色列軍隊大獲全勝。順從會帶來這樣的勝利(士6-7章)。
出埃及當時,以色列百姓陷入了前有紅海阻擋、後有埃及軍兵追擊的進退兩難的境地。那時,上帝對摩西說「你舉手向海伸杖,海就會分開。」摩西一伸杖,海照著話語分開,以色列百姓得以平安過海(出14章)。
先輩們的信心都因著順從得到證明,順從上帝的話語時,隨時都會發生驚人的事工。約書亞征服耶利哥城如此,基甸的勝利如此,摩西的奇蹟也是如此。沒有順從的地方,無法形成信心的世界,沒有信心的地方,就無法興起上帝的事工。這是通過聖經曉諭我們的上帝的旨意。
信心篤厚的亞伯拉罕和挪亞用什麼證明了自己的信心呢?信心出眾的使徒保羅用什麼證明了自己的信心內容?都是順從。說基督也是因為至死順從而得以完全,被升為萬有之上,得到了超乎天上靈物和天使的名字。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若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裡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犢、羊羔,都必蒙福。你的筐子和你的摶麵盆都必蒙福。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 申28章1-19節
順從的結果是一切都是祝福,不順從的結果是一切都是咒詛。如同「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的話語一樣,順從和不順從的結果就是這麼大相徑庭。
曠野生活當時,以色列百姓遇到了各種困難。難道是因為上帝沒有能力,才將他們引向沒有水沒有糧食的路嗎?當然不是。「是要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申8章1-2節)」。走信心曠野路的我們有時也會在各種環境和狀況中經歷困難。希望那時一定要記得以色列百姓們的曠野路。如同試驗亞伯拉罕一樣,上帝也通過順從與否在確認我們的信心。
天上父親母親為了拯救錫安的子女們來到了這地上。無論往哪裡引導,都要確信那教導是永生,是天國之路並以信心前進吧。永恆的上帝之國越是臨近,我們越是應當準備的就是信心和順從。
亞伯拉罕的信心、挪亞的信心、基甸、約書亞的信心,上帝不都是通過順從來測定的嗎?我們的信心指數也要時常以順從提高。希望大家回想著過去的歷史,以完全順從上帝良善教導來領受所有祝福。拜託錫安兒女們成為天上父親母親所喜悅、能向天上天使和靈物們誇耀的初熟的果子,帶著比亞伯拉罕和挪亞更大的信心,彼此和睦聯合,豐豐富富地進入天上母親引導的那永恆的天國、愛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