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一款奶粉廣告中展示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水中游泳的畫面。由於嬰兒還不能很好地支撐脖子,大多數人看後都認為這是被表演出來的。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場面實際上是可以實現的。嬰兒在水裡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感到安寧。越是新生兒越是這樣。新生兒在水中漂浮得很平靜,能睜開眼睛,下沉時還會輕輕拍打水面。怎麼會這樣呢?雖然出生3個月後就會忘記,但是因為孩子們還記得在媽媽子宮裡的羊水中度過了10個月。
懷抱胎兒度過十個月的羊水並非僅僅是水。它就像是替代母親懷抱的搖籃。首先,羊水像柔軟的墊子一樣,保護胎兒免受外界衝擊。例如,當母親的腹部突然被壓迫或碰撞時,羊水吸收衝擊力,使胎兒不受到直接影響。此外,當臍帶纏繞在胎兒身上時,會阻礙血液流動,導致胎兒的身體發育延遲,甚至可能發生胎兒因脖子被勒住而死亡的情況。為了預防這種事故的發生,羊水起到了防止臍帶纏繞胎兒的作用。羊水不僅在物理上保護胎兒,還能保護胎兒免受細菌侵害。覆蓋羊水的羊膜阻止細菌的侵入,保護並隔離胎兒,使胎兒處於類似在無菌室的狀態。
透過臍帶連線的母親和胎兒之間充滿的羊水,也起到了連線兩者的媒介作用。羊水在母親的體溫下變暖,保持著恆定的溫度,包圍著胎兒。它將母親的體溫傳遞給尚未具備調節體溫能力的胎兒。由於水的比熱較大,溫度不容易發生變化,因此羊水始終保持與母親體溫相同的溫度。
羊水傳遞給胎兒的還有一樣東西,那就是聲音。當哄寶寶時,沒有比電視的「吱吱」聲或吸塵器聲更能安撫寶寶的聲音了。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聲音和寶寶在胎兒時期在媽媽肚子裡聽到的聲音相似。寶寶會在熟悉的聲音中找到安全感。透過羊水傳遞的聲音大多是「嗖嗖」這樣不規則的聲音。在外面產生的各種聲音中,胎兒通常聽到的是媽媽撫摸肚子時的聲音或爸爸的低沉嗓音。因為在水中,低音比高音更容易傳遞。如果只考慮外界的聲音,爸爸的低沉嗓音比媽媽的高音更容易傳到。然而,媽媽的聲音透過脊椎和骨盆傳遞,直接透過骨頭的震動傳遞給胎兒。這些聲音有助於胎兒聽覺的發達,並形成與父母之間的紐帶。
促進胎兒成長的也是羊水。水的浮力大,使得在水中比在空氣中更容易自由移動,並且具有阻力,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因此也被用於患者的康復治療。基於這一原理,胎兒在羊水中努力地活動四肢,促進肌肉和骨骼的發育。這樣,胎兒透過增強肌肉力量,使骨骼更堅固,為即將來到這個世界做好準備。
仔細觀察胎兒的活動,神奇的是可以看到像呼吸一樣在肺部填充羊水的樣子。透過練習氧氣呼吸的過程,反覆填滿和排空,使肺肌肉發達。胎兒將填充在肺部的羊水吐出,在出生後受到的壓力下,像羊水中練習一樣吸滿氧氣。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發出第一次哭聲。
包裹胎兒的羊水在懷孕初期是由母親血液的過濾液體透過羊膜分泌形成的。這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類似於生理鹽水,隨著胎兒的成長,其中會包含胎兒的胎毛、覆蓋在胎兒身上的胎脂、肺液等雜質,導致羊水變得渾濁。到懷孕12周時,胎兒開始吞嚥羊水。吞下的羊水經過胎兒的消化系統和腎臟,雜質留在大腸中,水分被排洩出去,再次變成羊水。此時,胎兒吸收羊水中與成長相關的成分,如白蛋白和卵磷脂等。這樣,迴圈在胎兒和母親體內的羊水在10個月的時間裡,保留著不腐壞的神秘性。
胎兒透過反覆吞嚥來調節羊水的量。在懷孕的23到36週,羊水的量達到最大值,大約為700到1000毫升,隨著分娩的臨近,羊水的量會略微減少。羊水為胎兒提供活動空間,因此如果羊水過少,胎兒的生長速度會變慢,甚至可能會影響分娩;相反,如果羊水過多,則可能會增加早產的風險。羊水的量也必須根據胎兒的需求進行最最佳化調整。
羊水中也包含了關於胎兒的資訊。透過檢查羊水中的胎兒細胞,可以了解到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或畸形,並且可以確認胎兒的發育狀態。這類檢查通常在產婦年齡較大或有家族病史的情況下進行。
羊水直到孩子走向世界的最後一刻為止,一直陪伴著孩子。在分娩時,羊水破裂,不僅幫助開啟子宮口,還清洗產道,並保持溼潤,完成它最後的使命。
在一次實驗中,剛出生的嬰兒們聞到羊水的氣味時全都停止了哭泣,轉頭朝著羊水味的方向,並開始舔嘴唇。嬰兒們顯然記得羊水的味道。
母親和嬰兒之間有連線心理和生理的水–羊水。胎兒透過羊水與媽媽有著與眾不同的交流。媽媽透過羊水感受到胎動,確認嬰兒的存在,嬰兒透過羊水成長,並記住其中感受到的聲音、氣味和味道。嬰兒在媽媽的羊水中被保護280天。生命為何從母親體內流出的水開始呢?
那日,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一半往東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 亞14章8節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上帝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啟22章1-2節
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們的母。 加4章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