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力:指「主人」、「所有者」,是被崇拜為雷神、雨神、富饒之神的迦南農神。
迦南附近的很多民族都具有多神教思想。人們在諸神中,相信自己所喜歡的神和與自己的祈願及盼望相關的神。其中,巴力被信奉為主管穀物、水果、牲畜等的結實和成長的神,受到迦南周邊各國崇拜。
猶大王亞撒第三十八年,統治以色列的亞哈王娶了外邦女子耶洗別為妻,耶洗別的父親謁巴力不僅是西頓王,同時也是巴力教的祭司長。耶洗別嫁到以色列不僅出於政治目的,更多的是宗教目的。她還同時擔任著巴力教的宣教士職責。所以,當她嫁給以色列亞哈王時,在以色列種植了巴力信仰,一段時間達成了她的目的。
猶大王亞撒三十八年,暗利的兒子亞哈登基作了以色列王……亞哈……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馬利亞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裡為巴力築壇。亞哈又作亞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 王上16章29-33節
2. 亞舍拉:是以色列百姓們進入迦南地前,迦南人們曾崇拜的女偶像。
上帝在第二次將十誡命賜給摩西時,也曾囑咐要注意迦南的眾多偶像。
你要謹慎,不可與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約,恐怕成為你們中間的網羅;卻要拆毀他們的祭壇,打碎他們的柱像,砍下他們的木偶。 出34章12-13節
亞舍拉是源於東方諸民族多神教思想的女神的名字。亞舍拉是多神教中最強的神「伊勒(EL)」的妻子,也被流傳為70個神的母親。
作為侍奉「亞舍拉」女神的偶像,使用了木像,因木像象徵著亞舍拉女神,所以「亞舍拉」一詞指亞舍拉女神和亞舍拉木像。亞舍拉木像主要被立在巴力的祭壇旁。
基甸……城裡的人清早起來,見巴力的壇拆毀,壇旁的木偶砍下,第二隻牛獻在新築的壇上。 士6章27-28節
聖經歷史中以色列百姓在上帝面前行惡時侍奉的偶像——巴力和亞舍拉,被基甸、以利亞等先知和亞撒、約沙法、希西家、約西亞等上帝看為善與正義的王打破了。
王站在柱旁,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他的誡命、法度、律例……巴力和亞舍拉,並天上萬象所造的器皿,都從耶和華殿裡搬出來,在耶路撒冷外汲淪溪旁的田間燒了……又拆毀耶和華殿裡孌童的屋子,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 王下23章3-8節
這事既都完畢,在那裡的以色列眾人就到猶大的城邑,打碎柱像,砍斷木偶,又在猶大、便雅憫、以法蓮、瑪拿西遍地將邱壇和祭壇拆毀淨盡。於是以色列眾人各回各城,各歸各地。 代下31章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