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安息日確實是第七天星期六,初代教會也按照聖經的教導將安息日守為聖日(徒 17章2節,18章4節)。那麼,如今大多數的教會為什麼在星期日做禮拜呢?查看一下原因吧。
星期日和羅馬的太陽神崇拜
從耶路撒冷興起的初代基督教,傳播到了以色列附近的小亞細亞地區,進而又傳到了馬其頓和羅馬。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是與羅馬宗教的摩擦。
羅馬皇室非常討厭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在持有多神教宗教觀的羅馬人眼中,根本無法理解信奉獨一神耶和華的猶太人。而猶太人以信仰為理由不順從羅馬的命令。
但,基督教也同樣是只信奉耶穌為救援者的獨一神信仰。並且與猶太人相同,在第七天遵守安息日,因此羅馬人把基督教看作猶太教的一個分支。所以,無法避免遭受迫害的羅馬教會信徒們,為了使人們認識到基督教與猶太教的不同而付出了努力。但在此過程中接受了羅馬人遵守的星期日禮拜。
星期日(Sunday)是羅馬密特拉(太陽神)教的太陽神崇拜日。在西元前1世紀左右傳入羅馬的密特拉教,是從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派生而出。太陽神密特拉被描述為「不可征服的神」或「青春不滅之神」而受到軍人層的青睞。基督教傳入羅馬時,太陽神已晉升為羅馬帝國和皇帝的守護神,成為羅馬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因此,羅馬教會認為接受密特拉教遵守的星期日禮拜,就能擺脫羅馬人的逼迫。
君士坦丁和星期日休業令
在2世紀左右,接納星期日禮拜的只是羅馬教會和在其影響力範圍之內的一部分教會而已。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東方教會,一直按聖經的教導遵守了第七日星期六安息日禮拜。但是,在西元313年,因君士坦丁皇帝頒布了承認所有宗教平等的米蘭敕令,使基督教迎來了一個巨大的轉捩點。
君士坦丁在頒布米蘭敕令以後,給聖職者各種特權並支援建設教會,實施了許多擁護基督教的政策。即便如此,他也並沒有完全改信基督教。君士坦丁將基督與他最喜歡的太陽神密特拉視為同一個神,直到他死為止仍持有「最高祭司長」,這羅馬宗教界最高祭司長的職位。可以說,他是出於統一帝國的政治目的而選擇了基督教。君士坦丁以這種思想為基礎,此後宣布了星期日休業令。
這就是太陽神崇拜日變身為基督教禮拜日的過程。在西元321年頒布的星期日休業令,使羅馬教會的地位更加鞏固。以皇帝的權利使帝國的所有市民在星期日強制休息,導致原本遵守安息日的東方教會也不得不隨從羅馬教會的方式。雖然,想要守護真理的人們躲入沙漠和深山中生活,並持守了安息日禮拜,但是無法阻擋擴散到整個教會的星期日禮拜。如此開始的星期日禮拜一直延續至今。
現今,即便有眾多的教會遵守星期日禮拜,向上帝獻禮拜的日子也不會因此更改為崇拜太陽的星期日。 無論是什麼理由都不可以人的想法改變上帝的誡命。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什麼,上帝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什麼,上帝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 啟22章18-19節
按照預言來到這地上的上帝,將隱藏於黑暗中的真理顯明於天下,告知了我們應遵守的真正的禮拜之日。上帝的教會守為聖日的第七日-星期六安息日禮拜,是再臨基督所恢復的純正的初代教會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