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年的青春期——「更年期 」

更年期並不是一種病,而是自然現象。為此,進入更年期的人要以平靜的心態接受,親人也應以關愛之心來對待。

53,828點擊數

「最近媽媽變得很奇怪。發火的次數越來越多,情緒波動也很大,總說什麼都煩。她會突然大發雷霆但轉過頭就又像失去力氣一樣躺在那裡,媽媽到底怎麼了?」

看到媽媽陌生的樣子,感到不安的子女。連作為當事人的媽媽,每次照鏡子時,都覺得自己像上了年紀的女人,感到很陌生。再加上時不時地忐忑不安,不管如何努力控制情緒,總是難以自控。世上不可能存在無因之果。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應該懷疑是否進入了所謂中年的青春期——「更年期」。

人生猶如季節的變化。以嘹亮的哭聲踏入這個世界的幼兒期,直到旺盛成長的青少年期,就如同隱藏在黑暗土壤之中的嫩芽,有力地衝破土壤萌生出來的春天;人生的花季–血氣旺盛的青年期,就如同烈日暴曬的夏季;而中年就猶如種子結果實的收穫的季節–秋季;體力衰退、白髮蒼蒼的老年期,就如同在停止活動的大地上下起白雪的冬天。如果說青少年經歷的青春期,是思慕春天的時期,那麼,中年人經歷的更年期,就是思念秋天的時期。出於這層含義,有些人還把更年期稱之為「思秋期」。

夏去秋來是自然規律,同樣,身體發生變化也是自然現象。如果這一過程轉瞬即逝倒好,但據說90%的中年女性備受更年期各種症狀的困擾。專家們表示,如何克服更年期,直接影響到當事人以及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更年期的原因和症狀

詞典中將更年期定義為人從成熟期進入老年期的過渡期。對女性來說,由於身體的老化,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的分泌急劇下降,將引起身心上的變化。一般在絕經前後的10年左右,進入更年期。這個時候,會出現突然感到燥熱或發燒、易疲乏、潮紅、心悸、消化不良、不眠、健忘、神經過敏、憂鬱,還有雙肩和雙膝等筋骨疼痛、全身無力等症狀。

特別是憂鬱症尤為明顯的理由在於,絕經引起的雌激素的消失、衰老帶來的自卑感、子女們獨立或結婚後出現的空巢綜合症等諸多因素造成的複合型空虛感。主婦在經歷更年期的關頭,如果恰逢子女進入青春期,那可真是雪上加霜,家庭無疑變成大戰場了。與子女之間的矛盾,也可說是給女性帶來心理壓力的又一原因。

不單女性有更年期,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荷爾蒙水平的下降,也會出現更年期症狀。但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的更年期不會突然發生,而是緩慢進行,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感覺不到體內的變化,或只是將其誤認為壓力導致的症狀。

經歷更年期的男性表示:「我的體力和心態變得更差,經常會感到沮喪。」男人一上了年紀,會變得女性化。從來不看的電視劇看著看著還會流眼淚,或想從妻子那裡受到保護的這種傾向,是因為男性荷爾蒙減少的同時,雌激素相對上升的緣故。與之相反,女性上了年紀,會具有不知道羞愧,嗓門也變大,社會活動更加積極等男性特徵。

克服更年期要這樣

不要把更年期視為不受歡迎的客人,而是將其視為「準備人生第二篇章」的訊號。歲的進入100歲時代,更年期之後還剩下三分之一的人生。如同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才能成為出色的成年人一樣,智慧地克服更年期才能從心理上度過更加安定的晚年。

為此,最好在身體適應的範圍內做有規律的運動,或者攝取有利於更年期的食物,保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另外常與周圍人進行真誠的對話,發揮自己的能力做事,或為尋找人生的價值參加業餘愛好、志願服務活動也很有益處。從治療的角度來說有必要補充營養劑、注射激素、心理諮詢,但更重要的是具備樂觀的心態,因為疲勞會加重更年期症狀。父母煩燥的樣子會給子女們帶來不小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會給彼此造成傷害。因此遇到困難時,要透過與家人溝通來解決問題。

更年期症狀的嚴重程度與飲酒、吸菸的頻率以及是否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症狀有關。這些因素會抑制荷爾蒙分泌,因此控制有害健康的習慣為好。

家人的關懷勝過一切

在更年期,家人溫暖的愛和關懷是最好的良藥。家人的漠不關心,抱著「過段時間會沒事」的態度放任不管,反而會加劇更年期憂鬱。在內心軟弱的敏感時期,讓他感受到配偶和子女已經做好一同分享快樂和悲傷的準備,在心理上會有很大幫助。

子女要尊重父母的成就,認可他們的經驗和閱歷。向父母訴說苦惱並徵詢意見,他們的失落感會得到緩解,並重新獲得作為父母的自信心。一起散步、運動、做飯等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配偶要努力避免產生夫妻矛盾,多進行交流。還要透過表達愛來給予安全感,積極鼓勵興趣活動,並幫助分攤家務。如果夫妻攜手應付,克服更年期並非難事。

林肯說過「過了40歲,就要對自己的面容負責」。因為明朗積極的心態會呈現出美麗的面容;充滿否定不滿的心態會呈現出眉頭緊皺的面容。內在的美好會反映在外表上,這種美麗比青春更有價值。面對更年期,不應感嘆「我也開始枯萎了」,而是應該,把它看作是蛻變為成熟美麗之人的過程,那麼內心將始終保持年輕,猶如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