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及家訓,有句常說的話,就是「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則萬事順利的意思。家庭是支撐國家與社會的根本,亦是生活的出發點。所以,只有家庭和睦才能實現社會和諧、國家安定。
家庭和睦的秘訣
金氏的家裡動不動就爭吵,沒有一天是清淨的。有一天,金氏把牛栓在山坡上喂草,但由於韁繩鬆脫,導致牛在田裡亂跑,弄壞了農作物。金氏好不容易將牛重新拴起來之後,就對妻子大聲喊道:「早上到底有沒有給牛吃草?怎麼讓牛餓得亂跑?」妻子受到了丈夫的責罵,便把氣撒到兒媳身上。「你那眼睛怎麼長的?就在井邊上也沒有看到?」兒媳心裡不滿,開始責怪丈夫。「你怎麼不早點把牛拴好,放任它逃跑?」接著,兒子也開始抱怨父親:「如果您早點把韁繩拴緊,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像這樣金氏一家人互相推卸責任,爭吵了一陣子。
幾天後,以和睦聞名的李氏的家裡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李氏的家裡人發現牛掙脫了之後,從各個方向跑過來將牛給制住了。看到這事的金氏心裡想:「這下得吵起來了。」但是不知為什麼李氏的家裡一點動靜都沒有。李氏說:「可能是我沒有拴好繩子,都怪我。」妻子則說「不是的,是因為沒有把牛餵飽,讓牛掙脫了,是我的錯。」而兒媳婦則說:「媽,您可別這麼說。我就在井邊卻沒能及時發現牛掙脫了,是我的錯。」這時候兒子邊撓頭邊說:「想著牛吃完草了就牽到別的地方,一時給忘了,所以還是我的錯。」像這樣互相說著自己的錯,最後大家都笑起來,家裡充滿了歡笑。
世上沒有完美的家庭。出現問題時,如果說「這是我的錯」,就不會演變為爭吵。這就是家庭和睦的秘訣。
如果家庭和睦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家庭和睦都會讓人更有動力,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比如說,帶著家人愉快的送別心情去上班,和一大早和家人激烈爭吵、怒氣衝衝地離開家,哪一天的工作效率會更高呢?事實上,英國的一位博士在研究工作中的人際衝突和家庭矛盾時表示:「如果因為家庭問題而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容易變得易怒,這種情緒會引發與同事之間的負面反應。而回家後,與配偶的衝突往往也會加劇。」

家庭氛圍尤其對兒童和青少年有著特別重要的影響。根據美國網路媒體哈芬登郵報的報道:每週三次以上與家人一起吃飯的兒童和青少年,發生超重、不良飲食習慣和攝入不健康食物的機率較低。另外,母親的關懷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研究表明,母親的精心照料使得引起炎症的蛋白質分泌較少,這樣孩子患病的機率也較低。而且,在看到父母相互深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在情感上更為穩定。
另外,與父親建立親密關係的孩子更加活躍,也能更好地應對壓力。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很少走上歧途。即便偶爾偏離方向,他們也能很快回頭。因為如果家庭和睦,孩子即使遇到困難,也會覺得自己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家庭氛圍穩定的話,孩子會以平和的心態去學習,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像這樣,如果家庭充分發揮舒適樂園的功能,就能度過身心健康的人生。
家庭和睦的人是成功之人

如果問世上最珍貴的是什麼,大多數人會把家庭排在第一位。作為家庭的頂樑柱,許多人表示自己想要透過成功和賺錢來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然而,有些人為了家庭,日夜忙於工作,認為等成功了就可以陪伴孩子玩耍,享受愉快的時光,而現在沒有時間。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時間一去不復返。
曾經的世界首富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在臨死前吐露「此生虛度」。因他一直忙於事業沒能照顧家人,連孫子們的名字也沒記住一半。那麼,他果真是個成功的人嗎?
事業和家庭,想要兩者兼顧並不容易。如果因為家人等著你而在公司聚會中提前離開,你可能會被認為是個小氣的人;如果孩子生病需要提早下班,你還得顧慮上司的態度。現實就是如此。關鍵在於堅持家庭至上的信念。當不可避免地無法照顧家庭時,要爭取家人的理解,並持續表達對家人的愛。如果家庭不幸福,那麼在社會上的成就又有什麼意義呢?即使成功了、賺了很多錢,如果身邊沒有能夠一起歡笑、交心的家人,生活將變得空虛無意義。
如果你曾經認為為了公司的發展和成功,家庭可以被犧牲,那麼從現在開始,不妨改變一下想法。當你結束一天的工作,疲憊地回到家時,如果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在等著你,那麼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也是一個成功的人。
我國(韓國)雖然經歷了快速的經濟發展,物質上變得更加富裕,但家庭卻漸漸解體。大家庭已經消失,變成了核心家庭,而即使是核心家庭也在崩潰,許多家庭像陌生人一樣生活,甚至有很多家庭雖然住在同一空間,卻沒有交流,成了名存實亡的家庭。
隨著這一現象的加劇,各種機構和公司開始付出努力,以實踐家庭關愛。女性家庭部將每週三定為「家庭愛心日」,提倡至少每週一次提早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餐或進行文化活動。參與的企業也鼓勵員工在週三按時下班。此外,一些企業已經實施了女性家庭部認證的家庭親和制度1,旨在提升員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健康家庭支援中心也開設了家庭參與的相關活動。這些政策的出臺,寄託著家庭幸福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這一期望。
1. 為了應對低出生率、人口老齡化、女性參與經濟活動增多等社會環境變化,制定的認證制度,旨在打造一個支援勞動者平衡家庭與職場生活的家庭友好型社會環境。
在對全國6946名國小學生進行的調查中,問道「為了幸福,最需要什麼?」時,43.6%的學生選擇了「和睦的家庭」。如果家庭和睦,幸福便會隨之而來。讓我們在充滿希望的2015年新年裡,銘記「家和萬事興」的含義,更多地關愛和珍惜家庭。這樣,自己想要實現的願望和目標也會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