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

撒母耳記上2章12-35節

28,587點擊數

以色列尚未正式立王之前,作為大祭司引導百姓的以利有兩個兒子,名叫何弗尼和非尼哈。他們也繼承了父親的職分,成為神聖的祭司。卻在獻祭前先行取走獻祭的肉自己食用,公然藐視上帝的祭祀,他們忘記敬虔祭司的本分、肆無忌憚行惡的事傳遍了以色列。

聽到風聲的以利懇切地勸告了兒子們。

「兒子們,停止惡行吧。人若得罪人,有上帝審判他;人若得罪耶和華,誰能為他祈求呢?」

但是兩個兒子並沒有悔改,也沒有反省自己的錯誤。藐視上帝接二連三的警告,依舊沒有改正惡行的以利的兩個不肖子最終在同一日遭到了滅亡。相反,盡心盡意敬畏上帝的撒母耳被賦予了作為以色列最後一位士師的天命。

後來膏大衛作王的撒母耳本不是出身於祭司家庭。撒母耳是按照母親哈拿的祈禱而奉獻給上帝的人。為什麼撒母耳領受的恩典沒有降臨在以利的兩個兒子身上呢?他們僅憑出生於受聖膏的大祭司家庭就已經預定了祝福,然而,由於他們一貫不敬畏上帝,逐漸積累了罪惡,最終走向了滅亡。

即使身處能夠領受上帝祝福的位置,若不敬畏上帝,反而藐視,那麼領受祝福的主人公隨時都可能改變。

「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

結果只會按照上帝的法則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