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在首爾市内行駛的一輛公車突然停車。停車的司機向乘客請求諒解後,急忙跑下了車:去救暈倒在附近人行道上的60多歲女士。
女士處於在其他行人的幫助下也沒有恢復意識的狀況中。公車司機立馬用盡全力實施心肺復甦急救。幾分鐘後,女士恢復了意識和呼吸。司機向同在的行人囑託說,直到救護車來為止請幫忙看護,然後返回了公車上。乘客因公車司機當機立斷拯救生命的行為而感動。
公車司機看到路邊暈倒的行人後做出快速反應的理由在不久後的採訪中說了出來。
「三月時我的妻子因腦出血而離世。若我在她身旁會不會救活她呢?一想到這事,現在也忍不住流淚。」
後悔沒能守護好妻子的公車司機在看到暈倒的女士時,若因猶豫而放棄了機會,不知會不會再次後悔。然而,他在那關鍵時刻跑過去,立即行動拯救了生命。
無論誰都會有後悔的時刻。那時如果沒有放棄,如果更快一點實踐的話……只停留在這想法上,沒有行動,就不會有任何變化,到最後還會以同樣的行為和判斷留下後悔的可能性會很高。
以30塊銀錢將耶穌出賣的加略人猶大,沒能勝過負罪感,主動背棄了走向救恩的道路。相反,三次否認耶穌的彼得,悔改了自身不足的信心,餘生完全為了基督和福音獻身。
是留下更多的後悔,還是把後悔當作教訓來塑造更好的未來,這取決於我們的意念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