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誡命和聖幕
摩西在西乃山接過寫有十誡命的石版時,上帝給他看了天上的聖幕。從西乃山下來的摩西向百姓們傳達上帝的話語,為了建造保管十誡命的聖幕,命百姓們收集金、銀、布匹等建造聖幕的材料。由於百姓們每天自願帶來禮物,建聖幕的材料富富有餘,以至於命令百姓不要再拿什麼禮物來(出35章4節-36章7節)。
從上帝那裡得到智慧和聰明的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等工匠著手建造聖幕,並於次年正月初一日立起聖幕,將裝有十誡命石版的約櫃放入至聖所(出40章1-38節)。當時用撚線編織的帳篷建造了聖所,故而被稱為帳幕,亦稱聖幕。而且當時以色列百姓生活在曠野中,因此不能建造固定的建築物聖殿,所以建造了移動式聖殿。
繼大衛之後成為以色列國王的所羅門繼承父王的遺志,即位第4年著手建造上帝的聖殿。歷經7年6個月完成聖殿,此後約櫃被保存在固定的聖殿中(王上6章1-38節,代下5章1節-7章1節)。
2. 聖幕結構
聖幕整體大小為寬50肘、長100肘的長方形移動式聖殿(※1肘為手指尖到胳膊肘的距離,約44.5釐米,隨著時代和地域的不同,略有差異)。
聖幕入口朝東,有上帝寶座的至聖所被安置朝西。入口處有獻火祭用的燔祭壇,然後是進入聖所前洗手、洗腳用的洗濯盆,聖所分為外所和內所,外所被稱為聖所,內所被稱為至聖所。
外所(聖所)有金壇、燈臺和擺放陳設餅的桌子,內所(至聖所)有存放十誡命的約櫃,聖所和至聖所之間有幔子,這層幔子阻擋了進入至聖所的道路。但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殞命時,阻隔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進入至聖所的路敞開了(太27章50-51節)。
3. 生命果和十誡命
祭司們在聖幕中按照規定的律例向上帝獻祭,聖幕的器具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約櫃,裡面存放著記錄十誡命的石版。這個約櫃位於裡側的至聖所,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至聖所,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在大贖罪日灑上公牛犢的血贖罪後才能進去。約櫃的蓋子叫做施恩座,上面有張開翅膀的基路伯,這些基路伯象徵著在伊甸園把守生命樹的基路伯。上帝賜予了十誡命來代替伊甸園的生命果。因此,如果擅自進入有十誡命(生命果)的至聖所,難免一死。亞倫的兩個兒子擅自在香爐裡焚香獻凡火,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利10章1-2節)。用手扶約櫃的烏撒也在當場死亡(撒下6章6-8節)。這是因為把守伊甸園生命樹的基路伯持有火焰劍(創3章24節)。
4. 地上聖所和天上聖所
摩西建造的地上聖所預示了天上聖所的存在,將來基督在天上聖所作為中保獻祭。我們在常燔祭和安息日向上帝祈禱時,基督在天上聖所履行祭司的職責,我們的祈禱伴著馨香的煙雲上達上帝的寶座並得到應答。而且按照上帝的命令在每個節期獻上祈禱時,基督在天上聖所履行祭司的職責,擔當中保,正因如此,我們才得以與上帝交通(中保:幫助連接兩個人的作用)。基督成了使上帝和人類和睦的平安祭,並且通過立下新約,起到了讓上帝的心轉向兒女、讓兒女的心轉向上帝的中保作用(來9章15節,羅3章25節)。
使徒保羅記錄說,舊約時代聖徒們透過地上聖所遵守上帝的節期是在地上遵守的,新約時代的聖徒們遵守的新約節期是在天上遵守的(參考:希12章22-23節)。因此,通過地上聖所的所有制度,可以理解天上聖所和在天上聖所遵守的節期的意義,如果不理解天上聖所,就無法理解新約節期,也無法遵守使人得救的新約節期。
基督每天都會在天上聖所履行祭司的職責,聖徒們通過常燔祭、安息日禮拜和節期禮拜獻上祈禱,我們要銘記並感謝基督,是他將這些祈禱上達至上帝的寶座。為了使我們所有的罪都得赦免,希望我們能更加神聖地遵守上帝律例和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