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人们会制定各种年度目标。然而,在计划成功实现之前,会遇到许多关卡。因为下决心虽然容易,但付诸行动却很难;即使开始了,也更难以坚持下去。
因此,专家们认为,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永不放弃的毅力和反复的练习。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坚持的力量”,将平凡转化为非凡,将失败转化为成功。
努力胜于天赋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希望失败而制定目标和计划。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实现他们的愿望,而有些人却不能呢?人们普遍认为,成功需要非凡的天赋或卓越的基因,但专家的观点却不同。
一位著名的领导力专家表示,持续的执行力对成功的影响远大于与生俱来的灵感。贝多芬、瓦格纳、莫扎特、巴赫等伟大的作曲家们,并不是因为灵感而创作,而是在专注于创作的过程中才获得了灵感。他们从不浪费时间等待灵感的到来,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人们说我天生具有天赋。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逗人发笑,我至少要练习一百次。”
这句话出自世界著名喜剧电影演员查理·卓别林。他在许多电影中凭借独特的角色让全球观众捧腹大笑或潸然泪下,虽然他被公众誉为天赋卓越的艺术天才,受到了掌声与喝彩,但实际上,他为了锤炼演技,每一部作品的剧本都会被他反复读到发黑,不断地进行练习。

被称为“天才画家”的巴勃罗·毕加索也是一个一生从未放下铅笔和画笔的练习狂。他年轻时经常去美术馆,主要临摹著名画家的作品。他被马奈的名画《草地上的午餐》所感动,创作了140幅应用作品。即使在高龄时,他的创作活动也很活跃,直到92岁,他创作了超过2万幅画作。
即使拥有比别人更出色的天赋,如果没有能够将这些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练习,天赋也会被埋没在平凡的生活中。天才和凡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无休止的练习。即使没有特殊的天赋,通过不断的练习,也能超越自己的极限。
15厘米的奇迹
99%的人之所以停留在平凡,是因为他们没有重复行动直到达到理想境界。要在实现目标的努力和练习中持续前进,比起宏大的计划,首先要制定生活中可以立即实践的具体计划。如果设定了一年要实现的目标,就要制定一个月、一周、每天的计划,并逐步实践。否则,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因为专注于处理意外而忘记计划和目标。

1989年7月18日,29岁的马克·韦尔曼登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埃尔卡皮坦峰顶,全美都沉浸在感动的泪水中。下半身瘫痪的他,仅凭双臂的力量攀登了1000米的岩壁。他一次将身体抬高15厘米,吊在绳索上9天后,终于登上了顶峰。
如果他一开始就设定了模糊的目标会怎样呢?也许他会因为必须攀登遥远高度的负担而很快放弃。然而,为了实现1000米攀登的宏伟目标,他设定了15厘米的可实现目标,并逐步前进,最终征服了山峰。这是15厘米创造的奇迹。
也许会经历失败。重要的是从这里开始。如果因为失败而气馁,就会永远远离成功。但是,如果能够克服失败,就能更进一步。不要因为失败而沮丧和放弃,而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弥补不足,再次挑战,实现目标的概率就会更高。
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萨缪尔·贝克特说:“如果努力后仍然失败,不要退缩,再次挑战,即使再次失败,也会从中变得更强大。”他强调,即使失败多次,在将计划付诸行动的期间,也会留下有形或无形的结果。就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能坚持365天一样,只要以创造比昨天更好的今天,比今天更好的明天的心态默默前进,就能登上自己想要的顶峰。
不断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是迫切的渴望。迫切的渴望就像是抬起自己极限的杠杆。一旦经历挫折,就会失去动力,想要放弃。但是,想要放弃时,必须重新思考目标对自己有多重要和有价值。如果不是渴望的事情,最初就不会开始。想象实现目标时的喜悦,就会重新获得挑战的力量。
马克·韦尔曼并非仅凭一个小目标就成功攀登了岩壁。1982年攀岩事故后,他开始了康复训练,并花费数年时间,在下半身无法移动的情况下,锻炼上半身的力量。尽管伴随着锥心的痛苦,但他攀登埃尔卡皮坦峰的强烈目标,使他没有停止训练。
起步永不嫌晚
很多人即使心怀热忱,却迟迟不肯付诸行动,往往是因为心中总想着“是不是太晚了”。虽然嘴上说着年龄只是个数字,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在这个“数字”面前犹豫不决、担忧不已。这主要是因为,当他们与同龄或处境相似的成功人士相比时,心中涌起的不是想要尝试的念头,而是挫败感。

正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期,我们实现目标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有春天开花的迎春花,也有冬天开的山茶花。花开的关键不在于何时开放,而在于开得多么美丽。如果有想要实现的目标,就不要与他人比较,而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此外,为了新的开始,必须忘记“过去的自己”。无论过去是成功还是失败,重要的是当下这一刻,为了未来正在做些什么。
全球快餐企业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桑德斯(Colonel Sanders)首次创业时,已经65岁了。尽管他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但他并没有沉湎于过去,而是勇于挑战新事物。凭借经营餐厅的经验,他研制出了自己独特的炸鸡。此后,他花了两年时间走访了1000多家餐厅寻找投资者,但没有一家餐厅愿意加盟他的连锁店。直到68岁那年,他在第1009次拜访的餐厅中,终于有人接受了他的提议。此后,桑德斯成功打造了一个在全球80多个国家拥有13000多家分店的全球炸鸡连锁企业,创造了一个成功神话。
如果桑德斯在65岁时只是设想一下他的炸鸡连锁店生意,那会怎么样呢?如果他只是犹豫不决,担心是不是太晚了呢?那么他可能就会以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的身份度过余生,然后结束一生。然而,他在六十多岁时,朝着自己的目标迈出了步伐,并在之后的30年里,亲眼见证了自己创立的连锁店如何不断成长。
有一句话说,开始永远不会太晚,后悔永远不会太早。只要你心中有强烈的愿望去实现你的目标,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太晚的开始,梦想也一定会实现。
通往天国的练习
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来到。……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 彼得后书3章11-13节
我们切切盼望的新天新地——天国,是天使居住的地方。正如我们常说心地善良的人像天使一样,天使是拥有谦卑、爱、仁慈等美好品行,与上帝相似的存在。犯下重罪,以至从天上来到地上付出死亡代价的,充满缺点和瑕疵的罪人,想要以完美无缺的品行进入天国,就必须获得重生。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 约翰福音3章3节
原本不完美的我们,都具有骄傲、嫉妒、固执、憎恨等罪的习性。没有人不想改变这些品行。然而,本性并不能像更换灯泡一样瞬间改变。就连改正一个小小的习惯都很难,更何况是多年来积累形成的品行,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努力就轻易改变。此外,很多人对别人很严格,但对自己却宽容。即使自己有错误,也常常草草了事,用“我就是这样”的借口来合理化或放弃。
就像磨练生活所需的技术或知识一样,为了拥有完美的品行,也需要练习。即使不能马上改变,如果以天国为目的地,并切切盼望去那里,也必须尽力改正哪怕一点点,从而具备进入天国的资格。
只是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 提摩太前书4章7-8节
竹子中被视为最好的毛竹,即使经历了五年的阳光和雨水,也只能长出指甲大小的新芽。然而,五年后,它每天能长高80厘米,最终达到30米。这是因为五年间,它在地下根部积累了营养,在某个瞬间毫无阻碍地喷涌而出。
在信仰生活中,我们的样子就像毛竹一样。上帝的生命水话语和母亲的教诲,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心中,使我们成长。因此,即使微不足道,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重生,总有一天会发出光芒。
现在还不晚。即使因为错误多于显著的成果而感到沮丧,只要计划着比昨天更好的今天,比今天稍微好一点的明天,不断练习,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变成了新人。在被雕琢成完成品的过程中,仰望始终帮助我们的天上父亲母亲,向着天国故乡前进吧。在那里,有闪耀的天上冠冕。
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哥林多前书9章25节
- 参考
- 《慢慢成功》(Lux Media)
- 《一万小时法则》(智慧屋出版社)
- 《启动综合症》(智慧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