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关怀的沟通,完成福音的捷径

10,370次观看

刚出生的婴儿首先会放声哭泣。与此同时,空气流入肺部,这是婴儿的第一次呼吸。

第一次哭泣是第一次呼吸。它同时意味着与世界的第一次沟通。通过响亮的哭声,宝宝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存在。就像人从第一次呼吸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一生都在与家人、朋友、同事和邻舍沟通。与他人的沟通可以说是精神上的呼吸。就像顺畅的呼吸是健康的基本要素一样,畅通无阻的沟通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人类是通过沟通而生存的存在

《荒岛余生 Cast Away》是一部讲述一个普通男人因飞机失事漂流到无人岛,四年后才返回家的电影。在孤独的荒野中,主角最痛苦的不是饥饿或寒冷,而是孤独。忍受不住的他决定创造一个朋友。他在排球上画了一个人的脸,并开始与它对话。主角通过时常与排球“威尔森”打招呼并交谈,来忍受孤独。

即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无法独自生活。从在餐厅用餐、超市购物等日常琐事,到影响国家命运的教育、商业、政治、外交等重大事务,都通过“说”和“听”的人际关系来完成。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强调这一特点,称人类为“社会性动物”。

现如今,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过去,交流的对象仅限于家庭、邻舍、学校和职场,但现在我们突破了这些界限,与拥有共同兴趣的全球不特定的人们进行沟通。在与众多人分享意见、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我们确认自己的存在,获得认可,并感受到幸福。

通信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正在创造一个更广阔、更便捷的沟通生态系统。只需用手指轻触智能手机的屏幕,就能立即将信息传送给地球另一端的朋友。由于现代人全天都不离手机的生活习惯,社交网络服务(SNS)1成为全球热潮,甚至引发了社会问题,体现了现代人强烈的沟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沟通已经变得和每顿饭一样重要。

1. 社交网络服务:一种可以在网上与不特定他人建立关系的服务。

必要但困难的沟通

“人类是以相互关系编织的结,是蜘蛛网,是网状结构。只有这种人际关系才是唯一的问题。”

正如《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说,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至关重要,但这并不容易。许多人因为与周围的人沟通不畅而产生冲突、对立并遭受痛苦。父母与孩子、丈夫与妻子、老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店员与顾客、运动员与教练、企业与政府,只要有人的地方,无论在哪里,都会出现意见冲突引发的问题。

根据一项调查,职场中不幸福的最大原因不是低薪水或能力不够,而是“困难的人际关系”。这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学校也是一样,近半数青少年在六个月内曾经有过孤立朋友的经历,而有30%的青少年被孤立。虽然孤立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沟通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朋友之间的冲突没有通过对话解决,反而直接断绝了关系。

由于沟通问题引发的冲突,在亲近关系中尤为频繁。离婚率逐年上升,而婚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性格差异”。大多数情况下,配偶的性格并没有致命问题,而是因为无法克服这种“差异”,最终导致婚姻走到尽头。

没有人希望与自己心爱的家人、珍贵的朋友、需要合作的同事发生冲突。每个人都希望彼此幸福,并努力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即使面对面交流很困难,许多人还是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媒介来提供沟通的机会。

但是,有不少人诉苦说,越努力,人际关系就越复杂,就像缠在一起的线团一样。也就是说,即使增加沟通的机会,彼此之间看不见的隔阂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对话中断。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沟通和不通是细微的差异

2008年底,发生在美国华尔街(位于纽约市的美国金融和证券交易中心)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一家投资银行的倒闭。该银行是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之一,且实力雄厚,其CEO则是一位在1980年代将面临困境的公司带领到全球领先位置的传奇人物。

“是我把这家公司发展壮大的。这家公司比市场所看到的更具价值。”

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由于凭借成功的经验过度自信自己的知识与判断,他没有理会有能力的人提出的警告,独断专行地管理公司,结果导致了公司走向破产。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将这种过去有过成功经验的人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论是绝对正确的现象称为“赫布里斯”(Hubris)。赫布里斯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傲慢”,指的是不承认人类的局限性,挑战“神的领域”的傲慢。

即使不是像赫布里斯那样极端的例子,人们通常还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思考和判断。问题就在于此。就像每个人的面孔都不同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环境也不同,如果忽视这些根本的差异,固执己见、一味地坚持自己的主观立场进行对话,就会引发冲突。

现代人的交流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沟通变得不畅。在今天,一切都要求“快速”,因此对话也变得非常即兴。没有时间思考,直接说出话来,发信息、写评论。嘴巴比大脑先反应,手指也动得更快。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能成为争执的导火线,甚至引发误解。

不良的语言习惯会加剧人际关系的恶化。像“你懂什么”,“你就别插嘴了,解释给你也听不懂”这样带有轻视的语气,以及“你就是问题所在”,“你总是那样”这种攻击性的语气,不管说话的意图是什么,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并激怒对方。这种语气往往在不经意间形成习惯,很多时候即使对方不高兴,说话的人也往往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因此,如果只将沟通不畅的原因归咎于对方,就很难解决问题。如果想将“沟通障碍”转变为“有效沟通”,就需要仔细自我反思,看看自己是否只在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否在不经思考地说话,是否有不自觉的口头习惯。

沟通即关怀

沟通是个性和价值观不同的人们弥合差异的过程。叔本华用刺猬的例子解释了这一点。刺猬为了躲避寒冷,试图靠近彼此,但当它们的尖刺刺到对方时,又会后退。通过反复接近和后退,刺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

人际关系也是通过这种反复的试错过程建立起来。沟通的词典定义是“意思相通,互不误解”。要使彼此的意思真正通畅,需要一个调整意见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需的态度就是“倾听”。人们常常认为,为了顺畅的沟通,必须说得好,但实际上“听”比“说”更重要。关于沟通的著名专家建议,大部分时间应该花在倾听上,90%的时间用来听,只有10%的时间用来说。

人本能地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于只相信眼前所见的事物。通过眼睛看到的事实做出判断时,很容易错过看不见的真相。在上下级关系中,通常是由一方主导对方,因此错过的真相更多。为了理解自己未曾看见的真相,必须脱离上下级关系,从平等的位置出发,调整眼光去倾听对方的话。要做到的不仅是倾听,而是要置身于对方的立场,从对方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等听完对方的意见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迟。

说话时也要特别留心。总是以“我对,你错”的姿态去争个高下是不可取的。虽然有时确实需要分清对错,但如果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像战斗一样,用无懈可击的逻辑攻击对方的弱点,虽然目的可能达成,但很容易伤害到对方的心。首先要判断这件事是否需要分辨对错,如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事情,那么适当的让步才是最明智的沟通方式。

还有一点,要准确地传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举个例子,随着拌饭、烤肉等韩国料理在全球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这些菜肴的做法,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常常抱怨食谱不够明确,比如“适量的盐”、“适量的糖”等。

如果仅凭猜测认为对方会理解而草草说明,很容易导致误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虽然麻烦,还是应该仔细整理要点并准确传达。

先倾听对方的话,体察他的心,并根据对方的理解能力,以简明而准确的方式进行表达。沟通归根结底是从关怀开始的。这些沟通的要素或许是大家早已知道的,但如果不付诸实践,再多的了解也没有任何意义。

任何地方都适用的母亲的沟通方式

新约福音迅速传遍了全世界,175个国家,7500多个地区树立了锡安的旗帜。按照预言,列国的民族和在天上失散的属灵家族正回归到埃洛希姆上帝的怀抱中。天上家族增多意味着沟通对象也增多,这也意味着可能会因此产生沟通上的困难。

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智慧人的嘴,必保守自己。家里无牛,槽头干净,土产加多,乃凭牛力。 箴14章3-4节

为了让天上家族以爱联合,没有冲突、误解与不和,沟通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与身边的弟兄姐妹合而为一时,才能在广阔的世界中与不同的人顺畅地沟通,完美地传达上帝的爱。

沟通,绝非难事。只需像上帝对待我们那样行即可。正如圣经中所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12章34节),拥有上帝的心,并效法上帝的榜样,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约13章1、4-5节

耶稣为了拯救人类,以所有人都能认出的肉体来临,以人人都能听懂的声音讲道。在面对十字架苦难时,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耶稣以比门徒们更低的姿态,洗净被看作微不足道的脚,展现了服侍的沟通方式。今天,天上母亲也在与子女们对视,倾听每个人的故事,展现了谦卑的沟通方式。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上帝与子女们沟通的方法始终是融合谦卑与服侍的“关怀”。

眼前即将迎来荣耀天国的如今,是不同弟兄姐妹相互理解、尊重、成为永远相爱的完成品的过程。就像水不断向低处流动,最终到达大海一样,当每个人都以关怀的心,真诚地沟通并成就圆满的爱时,福音将得以完成,梦想中的天国也将成为现实。

……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彼前5章5-6节

参考资料
《不要只说话,要进行对话》(智慧之家)
《世界上最强的力量:倾听》(米达斯书屋)
《快乐沟通的67个法则》(木之思)
《让人们站在我这边的沟通》(无限)
《有效沟通的方法》(书中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