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对话中,我们有时会发现话题跑偏,或者彼此只是重复相同的立场。当这种情况发生多次时,人们往往会认为对方是“沟通不畅的人”。但实际上,问题并不在于表达不清,而在于缺乏倾听。为了更顺畅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倾听的态度”。
认真听取对方的讲话称为“倾听”。倾听有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倾听的最低级阶段——“配偶倾听”。这种情况在夫妻对话中最为常见,因此被称为配偶倾听。 配偶倾听是指一边做别的事情,一边敷衍地回答“嗯”、“好”或者干脆打断对方说“等会儿再说”。
第二个阶段是“被动倾听”。被动倾听是指在对方说话时,不给予关注或共鸣,而是让对方自己说下去。被动倾听会降低说话者的交流欲望,阻碍沟通与共鸣的建立。
第三个阶段是“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指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并表现出共鸣。通过与对方眼神交流,点头并插入“真的吗?”“然后呢?”等回应。积极倾听能够让沟通更加顺畅。
最高层次的倾听阶段是“语境倾听(Contextual Listening)”。语境倾听是指在听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对方的说话内容,还要理解对方的意图、情感和背景等未说出的部分,全面把握整体语境。由于能够体会对方的内心,语境倾听能够促进顺畅的沟通与共鸣。
无论是朋友还是前后辈,亦或是曾有好感的人,回想起来,大部分都是那些认真倾听并与我产生共鸣的人。让我们通过能感同身受的语境倾听,创建一个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打造一个充满快乐和笑声的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