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家,闪烁的心灵

看似无足轻重、麻烦的扫除,但这扫除不仅能改变人,还能改变家庭,甚至可以改变世界。

16,669次观看

‘家务活中最繁琐、最麻烦’、’肉身上最辛苦的活就是扫除’。

韩国盖洛普民意调查针对韩国家庭主妇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内容为主妇们对多项家务活的认知和实际状况。结果,扫除压倒多数占了第一。总之,在人们的认知中,扫除被认为是最麻烦、最繁琐、最累的活。或许每个人至少幻想过一次,当出门回家后,田螺姑娘已收拾好屋子的每个角落,或者居家休息的时候,有人带来惊喜,忽然间出现,来擦拭架子上的灰尘,给扫地,甚至把地擦得亮晶晶。

即便如今有很多便利于扫除的产品,如轻轻擦拭也会除污垢的强力清洁剂,不用清洗的一次性抹布,可吸入微小灰尘的吸尘器,甚至还有一按钮,纵横于全屋,自行打扫的扫地机器人。但扫除仍然是一件令人感到不耐烦的作业。

即便以现在太忙,或者想舒服地生活,或反正还会变脏,或不打扫也没人介意等各种借口拖延,最终也会被屈服,撸起袖子开始打扫。像这样,对我们人生而言,扫除是必然的一部分。车、冰箱、床、空调等,或者屋子、办公室、学校、街道等等,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东西或是场所,都是需要扫除的对象。

扫除是稍有疏忽,就很明显,却再怎么认真去做也不明显的活。且无论怎么去做也看不到尽头,因此在生活中如家常便饭要常常去做,那么扫除真的是令人厌烦的繁琐之事吗?

潜入到明亮舒适之地的积极能量

有一辆破窗的车被弃之不顾,当人们发现它后,开始随意拿走电池、轮胎等各个零件,到最后肆无忌惮地砸碎它。以至于车变得面目全非,之后在那里开始发生犯罪。这就是“破窗效应”。

1994年被选举为纽约市长的鲁迪Ÿ朱利亚尼,以稳定治安为目的而考虑的对策就是利用上述的理论。于是下达了方针,那就是擦除犯罪集中地——地铁里的涂鸦,并干干净净地打扫。虽然当时也有反对意见称,比起扫除更要紧的是加强管制,但纽约市终究还是投入了数年的时间致力于清除涂鸦。其结果,犯罪案件减少了70%以上,纽约市民也能放心坐地铁了。

梦幻的国度——东京迪士尼乐园以干净闻名,乃至掉在地上的爆米花也可以捡起来吃。保洁员们,目标不是因为变脏了才打扫,而是为了不脏而打扫,以此彻底管理所负责的区域。这是因为脏兮兮的地方无法期待梦想和希望的信念。体现这种企业精神的东京迪士尼乐园,每年有平均1600万人以上的游客。

如果不扫除,就会积尘,不但生虫子,而且散发恶臭。在这样的地方,寻找需要的东西时,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威胁到健康。如果此处是家庭,就与温馨无缘;若是商店或饭店,顾客会远离;若是公司,业务效率会低下;若是学校,学业成就度会受影响。实际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塞缪尔Ÿ高斯林教授调查83处大学寝室公寓和94处普通办公室的结果,比起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的人,生活在干净的环境的人,做事更有效率,更体系化,且具备更高的创造力。

松田光弘走遍日本各地演讲有关扫除的力量。访问多个家庭后发现,邋遢的家里的人们经常有矛盾。这是因为在肮脏的屋里会产生负面能量,但在打扫干净的房间会产生正能量,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肮脏的地方变得更脏,干净的地方会维持其状态,这一现象正支持他的理论。

清扫还能改变心灵

松田光弘所传播的扫除力,也来自于亲身体验。当他的事业遭遇失败,家庭也经历危机后,就变得一蹶不振,生活在如垃圾堆的房子。这时,一个朋友带着清洁工具来访。当他听朋友的劝导,一同收拾房子的时候,涌现出热情,之后踏入了扫除行业,并重组了家庭。这相当于,扫除改变了人的一生。

安昌浩先生去往美国,目睹同胞们度过悲惨生活的场景后,致力于把他们的屋子和周围打扫干净。当同胞问他,为什么重视扫除时,他回答说:“扫除是生活中基本要做的。至少要把自己的周围收拾干净,才能期待更好的发展,不是吗?”

心灵会随着眼所见到的变化。扫除并不仅仅是清除眼前污垢的行为,更是擦亮心灵的事情。心理学家劳伦Ÿ纳波利塔诺博士称,整理无用之物对稳定压力过大的心灵有效,收拾变脏的厨房或堆满垃圾的抽屉等小行为,也能改变人们的心情和心灵。

在2002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调查了,84名20多岁青年的成长过程。其结果显示,从三、四岁开始做家务的人,与家族和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较圆满,各方面具有更高的成功可能性。这说明的是,通过扫除的差事,产生自信心、责任感和洞察力。因此,扫除看似是为他人的活,实则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益处。

事情不顺利或累积压力时,先打开窗户,打扫房间吧。扫除是使人拥有崭新的心态的最有效之事。就如,“为了解决人生问题,先整理针线盒吧”的话语一样(托马斯Ÿ卡莱尔),清除无用之物,并干净地收拾每个角落时,不仅是头脑,心灵也变得清爽。

要开心愉悦地做扫除

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访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时候,在走廊看到了一边哼着歌,一边擦地的保洁员。总统去问她:“扫除的事情有那么快乐吗?”这时,保洁员回答说:“我不仅仅是在做扫除,而是在帮助人类登月。”

即便是做同样的事情,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态在做。无论是哪种工作,若将此认为在做杂活,就会感到厌烦而嫌弃。然而,从中发现价值,以欢喜愉悦的心投入其中时,会对此感到珍惜。扫除也一样。如果抱怨说,天天做扫除真麻烦!这样迫不得已地去做的话,不仅觉得很累,还无法期待扫除带来的正能量。既不会感谢有安乐窝可以扫除,也无法感受到幸福。

当家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扫除不但以舒适的氛围令家人身心愉悦,而且是爱的表现,亦是滋润家人生活的有价值之事。若以开心愉悦的心情做扫除,不管是家中哪个角落,只要是手到之处,都会产生爱意。会因为有家可以睡觉休息而感谢,也更加珍惜共享其空间的家人。就这样,扫除的积极力量能发挥到极致。

如果父母对于打扫显露的是无奈的态度,或一边唠叨,一边强迫孩子打扫的话,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将扫除视为麻烦的事。为了从小给孩子养成做扫除的习惯,且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让孩子也拥有共同体意识,父母要率先做开心地做扫除的榜样。

家是家族们共同使用的空间,因此,扫除也不应该是一个人的事,而要定个时间一同去做,或彼此分担帮助,会更有意义。做扫除的时间,虽然开始一天的早晨为佳,但按照家庭情况而定,最好有规律地去做。其顺序为,从上到下(天花板、墙面、地板的顺序),从外到内(纱窗、阳台、玄关、客厅、厨房、卧室、洗手间的顺序)。如果积压不使用的东西,即便再怎么认真扫除,也看起来凌乱,因此建议随时处理不必要的东西。

也有笑会得福的成语故事,如“笑门万福来”,但也有代替“微笑”的“笑”,使用“扫除”的“扫”字的成语“扫门万福来”。意思是,把屋子打扫干净,就会得到很多祝福。

然而,偶尔也会犯下过于重视扫除其本身,而忽略家人的错误。例如,精心把房子收拾干净,而因为孩子掉了饼干屑,就严厉地批评孩子把房子弄脏。

圣经的箴言中记录说”家里无牛,槽头干净,土产加多,乃凭牛力”。牛比槽头珍贵,之所以要把屋子收拾干净,是因为在那里生活的人尤为珍贵。如果将此事实铭刻于心,就分明会体验到,用抹布擦地,用刷子刷卫生间,收拾玄关等,这单纯的行为所拥有的惊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