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价(代赎物)

25,516次观看

“果然照撒但的计划,耶稣为拯救犯罪的神灵们自愿来到地上,穿上肉身,作为犯罪之神灵们的罪之代价,亲自成了赎罪的祭物。‘罪的工价乃是死’,因此若想拯救犯罪的神灵们,只要无罪完全的义人,代替不义的人死就可以实行拯救。在古代的法律中,如果放走了一个罪人,那放走的就要以命代替(王上20章42节)。” 摘自《来自天使世界的客人们》之‘第13章首先的亚当与末后的亚当’中

1. 词义解释

译作代赎物的希腊语‘lutron’一词,指的是解放奴隶或俘虏时交付的赎金。

2. 从历史中学习代赎的法则(王上20章1-43节)

北以色列亚哈王当时,曾与亚兰王便哈达的军队发生过一场战争。亚兰王率领三十二个同盟的王和军队,上来围攻撒玛利亚(以色列首都),要求对方投降。然而,亚哈王和以色列作好决战准备,出来应战。

这时,上帝的先知来见以色列王,告诉他说上帝已将亚兰军队交在他手里(即上帝将使以色列战胜亚兰军)的事实,最终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大获全胜。

战败的亚兰王自我安慰说:“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所以他们胜过我们,但在平原与他们打仗,我们必定得胜。”一度招兵买马,在第二年又挑起战争。

同时,以色列也按照“第二年亚兰王必上来攻击你”的先知的忠告,全面扩充军备。然而,就在与敌军正面交锋时,正如圣经所述,‘以色列人好像两小群山羊羔,亚兰人却满了地面’(王上20章27节),以色列在军事力量上明显处于劣势。

上帝的先知站在以色列王面前,再一次传达了上帝的旨意。

“亚兰人既说我耶和华是山神,不是平原的神,所以我必将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上帝的同在使得以色列军队大获全胜,而亚兰王也只能向以色列王亚哈求饶。亚哈因亚兰王的奉承而心生得意,最终放走了上帝交给以色列的亚兰王和他的军队。

不久后,一位先知奉耶和华之命乔装打扮成负伤士兵,用头巾蒙眼,改换面目,走到亚哈王面前对他说:“仆人在阵上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人来,对我说:‘你看守这人,若把他失了,你的性命必代替他的性命,不然,你必交出一他连得银子来。’仆人正在忙乱之间,那人就不见了。”

亚哈王听了这话,却不知道这番话是对自己所说,便勇敢地说:“你自己定妥了,必照样判断你。”

因亚哈王放走了应当处死的亚兰王,上帝便传话给他:

“因你将我定要灭绝的人放去,你的命就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

像这样,代赎是指为了挽救犯下死罪的人,由没有犯罪的其它人代替死去。

3. 作赎罪祭物的基督

旧约时代,以色列百姓犯罪时,将所杀牲畜的血洒在祭坛上赎罪的历史,是新约时代基督成为所有赎罪祭物的实体,舍命流下自己的宝血代替人类罪孽的一个模型。

如今,相信耶稣的宝血,按照其教导而行的所有灵魂们,借着基督的赎罪,不再被定罪,将得到完全的拯救。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太20章28节,可10章45节

为拯救犯下死罪的人类,耶稣不以自己性命为念的崇高之爱将深深刻印在天上子女们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