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智慧和知识中,最珍贵又具恩典的教诲,都蕴含在上帝之道《圣经》中。《圣经》中记录着认识上帝、拥有强大的信心、心怀美丽又永远的盼望,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但也告诉我们其中最需要的品德就是爱。
在世上的生活是如此,在信仰生活当中更需要的也是爱。基督为寻找子女来到这个世上,亲自忍受了十字架的疾苦,其根本的动机也是出于爱。我们再次深思一下“若没有爱就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爱”这句话的意义吧。
有一个村庄住着育有一独生子的寡妇婆婆和儿媳妇。每天和婆婆激烈争吵的媳妇,有一天拜访了村里最有智慧而贤明的元老,吐露了对婆婆的厌恶。
“婆婆真是讨厌死了。什么事都唠唠叨叨,想跟丈夫稍微说说话也不放过,看来只有婆婆早早死了,家庭才能平和。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这时元老说道:
“我告诉你一个妙招,能照着作吗? 这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秘诀,千万不能泄露给别人。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作,能作到吗?”
媳妇说只要是能让婆婆赶快过世,自己什么都能作,求他告诉自己,于是元老说出了秘诀。
“头一个月,每顿饭要诚心地煮栗子呈上婆婆的饭桌;第二个月,饭后感到饥饿时给婆婆做糯米糕;第三个月,虽然很难寻到,要献上白米饭加上荤菜。这样三个月期间付出精诚,之后十天之间观察婆婆的变化。照这秘诀作的话,100日之后你的婆婆定会过世的。”
媳妇觉得这么作婆婆怎么也不像能过世的样子,但村里的元老既然说这是古代传下来的秘诀,就决心照那样试试看。元老还特别嘱咐说要时时对婆婆尽心尽意。
“要想作成这事,最重要的是诚意。若是顶撞婆婆或是傲慢无礼,药效会失灵,无论听到多么严重的话也绝不要发火,要非常恭敬客气。”
媳妇从那天起精心地煮了栗子,和和气气地盛给了婆婆。看到粗暴无礼的媳妇突然变化的模样,婆婆头一个月只是感觉诧异。但是到了第二个月,媳妇还是为婆婆精心地做了过节时才吃得到的糯米年糕,而且没有顶过一次嘴,也没有见过发火或无礼的样子,总是客气又恭敬地相待。
这样过了两个月,婆婆开始后悔自己以前每天折磨虐待如此善良的媳妇,自然对待媳妇的态度也温和起来。媳妇也因婆婆用爱温暖地对待自己,感受到了娘家母亲那样的亲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婆媳间的感情也渐渐地好起来了。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因彼此的关系好起来了,媳妇开始担心照着秘诀100日后婆婆会死,媳妇赶紧去拜访了村子元老。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意识到婆婆那么发火的理由是因为我的错误举动。其实她是很慈祥的一位老人,我没有看到婆婆好的面貌,傲慢相待才惹婆婆发火的,比起婆婆的错误,我的错误更大。已经快到100日了,这样下去,婆婆会去世,求您告诉我不会死的秘诀。不能因为我的坏心让这么善良的好婆婆过世。”
媳妇恳切地求他救婆婆。于是元老笑道:
“你的婆婆早就已经过世了。”
媳妇困惑不已。
“就今天早上我还给婆婆做了米饭和荤菜,怎么可能过世呢?”
“你讨厌的婆婆早已经过世,活着的只有你爱的婆婆。”
家族间比起其他任何问题,最难解决的婆媳矛盾也在爱面前解决了。对于忍不住瞬间怒气而心怀恶念的媳妇,假使村子元老教的不是用爱和诚意来侍奉的方法而是坏的点子,致使婆婆真的死去的话,那么故事中的媳妇就会在不幸中度过一生的。
没有爱,就会产生争吵与不和。但是像故事中的媳妇和婆婆那样,用爱来克服厌恶的话,会变得更和睦,心中也会充满幸福和喜悦。
只要是信仰人,就要有信心、盼望、和充满的爱心。但是上帝教导我们说,这三样中爱是最大的。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林前13章13节
能让自己幸福,也能让他人幸福的就是爱,所以上帝说家族间最需要的是爱,更进一步对于全人类最大的也是爱。
上帝也是因为对子女们至大的爱,就连十字架的牺牲不也甘愿承受了吗? 天上父亲母亲代替了我们的罪、代替了我们本该承受的死亡、代替了我们本该经历的苦难;在天上父亲母亲这种爱中才会有今天的我们。所以我们要将从上帝那里学到的爱,分给肉身的家人和灵的家人,为在周围所有人的心中种下爱而努力。
我们要以怜恤的眼光看待肉身的家族,进而向着周围的所有人。也许父母、丈夫或妻子与我有不同的见解,站在反对的立场阻止我所作的事,但也不要冷酷相待。首先要尽心尽意地孝敬父母,无论对方是婆婆还是娘家母亲,心结都会解开的;用爱心尽诚意的话,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在爱的面前都会低头的。
没有比爱更强大的力量,而且所有的事都是相对的。因此,我先以爱相待,对方也会改变心意。如果从而能引导他们同到有福的救恩之地的话,不仅能实践肉身的爱,也能实践灵的爱,那么就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事了。结果,在爱面前一切都会顺服。
并且对肉身家族的爱和对灵性家族的爱都要铭记在心,要真心诚意地侍奉肉身的父母,更进一步在侍奉灵的父母——父亲上帝和母亲上帝之事上也要尽心尽意。要反省一下,我与天上父亲和天上母亲以及灵的弟兄姐妹之间,用信心连接的爱之环是否连接得好,过去是否对我们所爱的天国家族太过无心了。
虽然我们成了天上的罪人来到了灵魂之逃城这个世上,但只要我们学习上帝的精神和旨意,效法上帝的爱,相信在这逃城中也能实现小的天国。在这样的天国里,不仅我们幸福,也要将周围的人引向锡安,在喜悦和快乐中直到永远的天国为止,成为真正爱的使者。
有人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子女们的天国。”家庭能成为如此美丽之地,是因为其中有对彼此的关怀和充满的爱。
天国家族也要用爱彼此联合。让我们将上帝透过《圣经》教导我们的爱刻在心中,并不断地学习吧。
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约壹2章9-17节
我们口说在光明中,却被憎恶所束缚的话,是仍在黑暗里。上帝正在熬炼熔化我们的罪恶性情,变化成爱的结晶体。但是,只要与爱相对的憎恶仍留在心中,这变化只能迟延。当厌恶之心变化成爱心时,我们才能完全重生为上帝的子女。
到目前为止,若是自己的品性中还有未变化的部分,要用上帝的话语蒙受新的变化。要是想一想为了子女们付出牺牲和大爱的上帝,就能击退向着彼此的憎恶之情,用爱联合为一。我们一起努力,让只要是有锡安家人、有新约真理的地方,无论是哪里都常常充满爱和喜悦,成为洋溢着幸福笑容之地。
上帝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上帝所受的命令。 约壹4章16-21节
让锡安家人不能拥有天国盼望的言语,或者引发不平不满、不懂关怀的行动,与我们应当具备的爱的模样不相称。要彼此帮助,让每一句话、每一瞬间的想法都成为得福的内容,彼此交流有德行的话,使信心更加深厚才好。每句话,每个行动都为弟兄姐妹考虑、关怀家人,这一切都是在信仰中滋生的天国家族之爱。
我们是侍奉一位父亲和一位母亲,在同样的信仰中,藉逾越节新约领受同样的血、成为一体的天国家族。所以上帝给天国家族立下了彼此相爱的教训。
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 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 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 林前10章16-17节
这里同领基督血的杯和基督身体的饼,意味着新约逾越节的饼和葡萄酒。我们透过逾越节,同领了基督的肉和血。因为我们透过新约一同继承上帝的肉和血了,所以我们成了弟兄和姐妹,上帝嘱咐我们要彼此相爱。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13章34-35节
赐予新命令即新约,也是为了叫我们彼此相爱的上帝旨意。这种爱的教诲只赐给藉逾越节成为上帝子女的人,因此遵守新约的锡安圣徒才是能够实践真爱的人。而且,只有透过实践从上帝那里学习的爱,众人才能认出我们是基督的门徒。
人们在超快节奏的产业社会中,连关怀对方的余地也没有地活着。即使世人不懂得爱、也不去行动,但是为了让从上帝父亲母亲那里学习的教训更加地发光,我们要用爱让周围的人更加幸福,在世上种植更多的爱。要成为向四周传播爱之香气的锡安家族,更加致力于成为作出恩典榜样的家庭。
透过父亲母亲的教诲,我们要重新回顾一下自己,回顾一下家庭,回顾一下身边的人。在家庭中也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困难和痛苦;彼此为对方着想一下,是否忽视了为家庭辛苦的丈夫,或为了家庭的幸福、子女的养育而辛苦的妻子吧。再回顾一下自己以往是否疏忽了在远方的父母没有,用诚心来察看、哪怕是传达一句温馨的问候,让我们从小事开始实践吧。是否薄情地对待了家人、亲戚和邻舍,是否冷漠地对待了周围的人,这些都要反省一下。
我们不仅要实践这种给予肉身幸福的爱,最终要实践最大的爱——引导我们所爱的亲朋好友得到永远的生命、救恩的喜悦和天国的祝福。希望天国家人们都思想天上父亲母亲为了我们的救恩,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牺牲,时常以对那爱感激之心将周围所有人引向天国,结出美丽的真爱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