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着零食袋回家/递给孩子手里拿/为父为母买斤肉/却从不曾想过它/狗若生病倒在床/急奔兽医忙医治/老迈父母若病倒/只当老病衰弱时/双亲养育十子时/无怨无悔苦辛劳/十子养育一双亲/互相推脱都嫌烦/为儿花钱无止境/无论多少都愿尽/为父为母却不舍/一分一厘皆心疼…((《劝孝歌》中)】
《劝孝歌》是劝勉孝道的规房歌谣,上面的内容是对原汉文内容的现代化解读。孝敬父母是做人的道理,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实。但即便是教导孩子的成年人,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孝道。
都说有了孩子,就能真正理解父母为孩子所付出的辛劳和他们那份深沉的爱,但知道与实践孝道之间是有差距的。相比于思念养育我的父母,自己所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让人心生牵挂。加上忙于生活、身处他乡,或者有其他兄弟姐妹做得更好等各种原因,孝顺往往被一再推迟。
然而,对父母来说,孩子是他们的全部。父母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尽管父母已经无私地给予孩子一切,却依然觉得不够,总是充满遗憾。如此伟大的父母恩情,竟然被某些人像扔掉垃圾一样轻视,新闻中不孝的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孝道只需要做个样子”这样的言论也不再令人感到惊讶。
袋鼠族增加,赡养父母族减少
袋鼠的幼崽在出生后8个月内依赖母亲的育儿袋生长,相比其他动物,袋鼠幼崽依赖母亲的时间较长。因此,即使到了应当独立的年龄,仍然依赖父母提供零花钱或住在父母家的成年人,通常被称为“袋鼠族”。对父母而言,本应享受子女孝顺的时光,却仍需为子女的生活提供帮助。这种现象不仅仅在韩国,甚至在日本、中国、美国(通常认为高中毕业后就该独立)也在不断增多。

相反,赡养父母的子女越来越少。2013年,Jobkorea对461名20至30岁职场人群进行了“赡养父母计划”调查,33.2%的受访者表示将来没有计划经济上赡养父母,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其原因中,第一位是“自己目前在养育孩子和家庭生活方面没有多余的时间和金钱”,第二位是“父母已经为自己准备了存款或养老金”,共同第三位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经济事务应该分明”以及“需要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根据韩国开发研究院的报告,曾有89.9%的人认为老年父母的赡养应该由家庭负责,但到2014年,这一比例已下降至31.7%;相反,认为老年父母应自力更生的比例则从8.1%增加至16.6%。此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赡养父母的责任应该由社会而非家庭承担。
随着“百岁时代”和“人生从50岁开始”等观念的提出,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但老年人的生活却正在变成一个无法依赖子女的时代。父母曾因信任子女承诺赡养自己,将财产交给了他们,然而,子女拿到财产后,却没有再出现在父母面前。近年来,由于父母赡养问题,兄弟姐妹间的血腥争斗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宁愿独自生活,也不愿成为子女的负担,孤独死因此变得司空见惯。
尽孝不是什么宏大之举
正如“树大招风”的说法,子女多了,父母的忧虑也就不断。然而即使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也无法安心。父母的担忧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担心胎儿是否健康,孩子出生时是否健康,孩子去上学后是否与朋友和睦相处,是否听从老师的教导。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不会偏离正道,成为考生时,能否考上理想的学校,毕业后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到了结婚年龄,是否能遇到合适的伴侣,成家后是否能过得顺利。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等到年老时,还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孩子抛弃,就像那只把自己的肉都献给孩子,只剩下空壳的螺一样。
父母有时会说谎话。“别来了,我很忙”,“我很好,别担心”,“我什么都不缺……”父母即使在想念孩子、生病或感到痛苦的时候,也选择将这些情感埋在心底。而更令人惋惜的是,孩子会毫无疑问地相信父母的谎言。父母真正的心声是“我很想你,能来一趟吗?”“身体不好,心里也很难过”,“我手头紧,正在省着花”。然而,孩子并不了解这些,反而误以为自己生活得好就是孝顺父母。

“尽孝”听起来好像很宏伟,但其实不是难事。经常给父母打电话问候,告诉他们“我爱你”,在节假日以外也去看望父母,哪怕只是和他们一起待上一夜,握住他们的手,这些都是简单的事情。随着年纪的增长,父母容易感到孤单,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用。所以,与其让他们完全休息,不如给他们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有些人会说:“父母如果能安静待着就好了,为什么他们总喜欢管闲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偶尔让父母参与一些事情,也是一种关爱。比如请求他们做点菜,尝尝菜的味道,或是向他们请教一些家庭事务等,给他们带来为家庭付出的快乐。
应以孝心为基础
即使是同样的事情,是否有孝心决定了是孝顺还是不孝。
中国的儒家大家曾子说:“孝子赡养年迈父母时,应当让他们心情愉快,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取悦他们的耳目,让他们的卧室舒适,精心准备食物来供养他们。父母喜欢的事情,子女应当去喜欢;父母尊敬的事物,子女应当尊敬。”而庄子则说:“尊敬父母的心容易,但用爱心来孝顺父母则是困难的。”孝顺的核心在于对父母的爱心,也就是“孝心”。爱让我们去关心,关心使我们能够了解父母需要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感到满足。无论子女如何深爱父母,也永远无法比得上父母对子女的爱,因此,子女应当毫不吝惜地去爱父母。

“不要等到去世后才后悔,活着时就应该孝顺父母,上天会赐福,子女也会孝顺。”这是前面提到的《劝孝歌》中的一段话。没有人不知道应该在父母健在时孝顺他们,但往往只有在他们离世之后,才会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不是有句话说嘛,父母去世后,不孝子也会变成孝子。
谁能为我推燥居湿,劳累到手脚磨破?若没有那份爱怎能走到今天?现在,是时候回报那份爱了。要在无法回报之前,尽早回报。